保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投资。
可即便意识到这一点,能真正行动起来的人并不多。
有数据显示,2016上半年,我国购买保险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0~60%,而这个数字在美国是450%,在日本是650%。
造成这种局面除了经济原因外,另一方面就是大家对保险的认知不足。
一来国内关于保险知识的普及率较低;
再者就是保险领域比较细分,个人在选择上难免存在一定难度。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该如何选择保险呢?
从概率上讲,年轻人发生意外的几率要远高于中老年人。
因为年轻人跟社会接触较多,而且更愿意参加冒险。
加上初入社会,财富积累程度不高,一旦发生意外(如重大疾病或车祸等),则面临着巨大的财务损失,抗风险能力较弱。
因此,那些常在外工作、经常出差或从事具有一定危险性职业的人,应该优先配置意外险,然后是补充医疗方面的保险。
而且这两类保险一般来讲,保费跟保额的杠杆比是比较高的。
然后对于中年人,大概35~45岁,这段期间发生意外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所以在保险配置上应侧重于重疾险和寿险,防范由疾病带来的财务损失,同时要注意给家人配置保险。
对于老年人,由于不少保险最大参保年龄为60岁,因此对家中老人的保险应该提早布局。
还有一点,不论哪种保险,参保年龄越小,保费越低,保额也就越高。
所以,保险还是越早配置越好。
在险种选择上上,建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险种,具体可参考这两个原则:
1、对冲人身财产、生命安全受损造成的财务损失:选意外伤害险和人寿保险
意外险,主要用来来对冲意外发生后的巨额医疗费用和财务损失。适合经常开车、出差、旅游的人。
人寿保险主要对冲人身安全引发的财务损失,一般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
因此其受益人不是自己而是家属,可以减轻发生意外后家庭所承担的财务负担。
2、对冲医保之外的重大疾病、一般性疾病或意外伤害:选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对大多数人来讲,看病应是最容易破财的方式,尤其是大病,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几十万,一夜间变屌丝也不是没可能。
通过配置重大疾病险或某些意外险,可对冲一部分高额的医疗费。
说完选保原则后,跟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保险产品。
意外伤害险 (简称意外险)
用于弥补基本医疗(社保)中不能报销的部分,另外因意外身故或高残后也能获得一定赔付金。
➤适用人群:经常开车、出差、旅游等,或从事高危行业的人;
➤如何选择:首选低保费高保障的产品(如年缴300元,保额50万+医疗费用),杠杆比例越高越好,且要包含医疗费用;
➤购买了意外险,就不必在乘坐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时再购买其他保险了
重大疾病保险(简称重疾险)
指保险公司针对某些重大疾病推出的保险,若参保人患有参保范围内的疾病,保险公司按约定比例,给付一定医疗费用。
➤含定期和终身两种,定期年费比较便宜,但终身性价比更高。而且重疾险属于年龄越小保费越低,年轻时买个终身险,花费的钱肯定比到期再续要少的多。不过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可选择定期重疾险。
➤特点:重疾险的赔付特点是不论你保费是否缴完,出险后,都会按保额一次性付给你。
➤缴费:跟很多保险一样,重疾险也能分期缴,选择每年少交点,多交几年是比较划算的。一般越年轻缴费越少,女性保费比男性便宜,可能是男性更容易发生意外吧。
➤搭配一些保单不包含的其他专项保险,如防癌险等,能有效增加保障。
人寿保险(简称寿险)
寿险是以参保人的生存或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分为定期和终身。
➤区别:
◆ 定期寿险有担保期限限制,终身寿险没有;
◆ 终身寿险费率高于定期,但保险期限较长;
◆ 定期寿险选择灵活,能满足特定时期的保障需求;
◆ 终身寿险肯定能获得保险金,而且老了还能领取一定比例的养老金;
◆ 定期寿险在约定期限内,若参保人依然健在,一般情况下不退还保费;
➤另外还有一种寿险叫生死两全,又叫商业寿险,是定期寿险跟生存保险的结合。
参保人若在约定合同期限内身故,保险公司按约定支付保金,若保险期满参保人健在,保险公司则向投保人按约定支付一笔保险金。
➤购买:虽然终身寿险性价比更高,兼具保险和储蓄的功能,但跟定期寿险相比,缴纳费用较多。
因此,建议收入不多的年轻人优先购买期限较短的商业寿险,到期后跟据情况续保或者更换终身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