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养老 • 正文

个税递延养老险试点 可撬动千亿保费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17年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此前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本次试点方案的制定将由财政部牵头。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个税递延养老险的推出(试点)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该政策将对我国的保险行业和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和长期的影响。

  撬动千亿保费

  目前养老保障体系仍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缓慢,商业养老保险仍处于探索阶段。截至2016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存4.4万亿元,企业年金累计结存1.1万亿元,三大支柱规模比例显著失衡。

  “从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来看,目前收不抵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资金缺口预计将继续扩大。从第二支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来看,受优惠政策难以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迟缓。”东吴证券分析师丁文韬认为,未来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是重要的潜在补充力量。

  “目前,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发展仍然处于停滞状态,一是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法律法规与具体的实施细则,二是我国民众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认知不足,养老观念仍以"传统家庭养老"及"国家养老"为主,对于个人储蓄养老的接受度低,三是商业养老保险缺乏创新,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因此,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巨大的补充作用仍有待释放。”丁文韬表示。

  一位险企资管人士认为,面对基本养老保险缺口加速扩张的预期,通过政策刺激商业保险快速发展以缓解国家财政负担将是长期大趋势。同时,个税递延养老险爆发,千亿增量保费催化行业估值。

  上述险企资管人士指出,首先,商业养老保险需求崛起,税收优惠将撬动全面爆发。当下我国商业养老型寿险产品缺乏个税优惠激励,无相对竞争优势。养老型寿险产品(通常为长期储蓄型)相对于基金、债券、银行理财、地产等投资方式并无明显竞争优势。

  其次,目前我国主流的养老型保险产品以保本的长期储蓄型为主,对长寿风险保障有限,同时相对于其他金融产品收益率无显著优势:近三年国内主流保险公司的传统型和分红型保单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为4.0%-4.5%,万能账户的结算利率则在4%-5.5%之间,相较市场上其他投资工具,考虑到长期保单的本身的长久期和低流动性,总体收益率偏低,吸引力不强。

  基于上述原因,个税递延型养老险加速落地,或将撬动千亿增量保费,财政部牵头拟定方案,个税递延型养老险实施在望。个税递延养老险产品有望爆发,保险业或将迎来千亿增量保费。

  长久期资产增厚行业利润

  业内人士指出,寿险业或将新增千亿级别保费,保险公司凭利差和管理费类收入受益。养老储蓄税优政策自提出至今历时已久,各家保险公司早已为税优养老险做出相应准备,个险递延养老险一旦推出,保险公司将凭借自身保险保障功能受益,资产规模也将获得提升。

  丁文韬表示,测算2027年个税递延养老金资产规模约为3.2万亿元,保守假设保险公司每年将从中获得管理费用类收入3%,则2027年保险业将受益于千亿左右增量收入。个税递延养老资产逐步转化为保障型年金业务,蓝海市场空间巨大。未来我国可通过配套政策引导享受税收递延的养老资产在退休后转化为真正的保障型年金保单,长期、稳定地覆盖养老风险。

  丁文韬认为,资管机构有望获准涉足养老,大资管行业将受益。银行、证券等资管机构未来或将获准参与个税递延养老账户、证券等资管机构或将获准参与个税递延养老账户,大资管行业有望共享养老保险政策红利。

  “大量长期资金逐步进入市场,养老金将发挥稳定器作用。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稳定器,巨量养老金有望进一步稳定市场。与基金不同,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寿险保单久期通常10年以上)。且非常稳定(保单持有人对于市场利率和股市投资回报的敏感性较低),可进行跨越经济周期的长期投资,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市场重要作用。”丁文韬说。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个税递延型养老险有望加速落地,保险面临“需求拐点+政策拐点+利率拐点”,寿险高景气周期持续+保险投资收益率逐步改善,需求端与投资端共振,叠加政策红利,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目前保险估值约1.08倍17PEV,估值有望修复至1.5倍17PEV(历史估值中枢为1.2-1.5倍)。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养老

    Copyright © 保之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