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医疗险 • 正文

医疗险和你想的不一样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bluceshen

前言


医疗险是一个保障范围非常广泛,理赔难度相对较小的产品类型。在给客户做保险方案的时候,选择一份高额的医疗险,是作为保障全面的必选产品。但是医疗险的功能和特点,并不像重疾险那么泾渭分明,服务单一,业务员水平的有限,就会很难让客户理解医疗险的功能和意义,甚至分辨不清和重疾险的区别在哪里。有时候甚至会遇到,客户只买医疗险,放弃去买重疾险的情况。


前两天一个从知乎上来的知友来咨询保险,看了之前的一篇关于重疾险的文章,觉得比较有道理,她也准备给先生买一份重疾险,就找平安的业务员做个重疾计划。经过沟通以后,平安的业务员用平安福设计了一套保障全面的组合。由于保障的计划过于复杂,有些保障内容不是很理解,而且那份保障计划并没有满足她最保额的需求。


看到她发给我的平安福计划后,主险保额只有16万,重疾险保额只有15万,我已经惊呆了。。。心里面在想:这个计划是怎么来的,能用来保障什么风险?


交流了之后才知道,原来那位平安的业务员告诉她,重疾保额只能买这么高,想要买更多的保额,只能额外投保另外一分产品。

在看到那个产品额度链接后,我也是无语了,原来是平安e生保PLUS住院医疗险,大家可以去围观下:

1.jpg


我告诉她说这个产品是住院医疗险,不是重疾险,提高保额也得买重疾险啊

她说,业务员告诉她要想买高保额,只能买这个产品,重疾的保额不能单独增加。。

我说,那可能这个业务员真的不懂重疾险和医疗险这两个产品的区别和功能

。。。

虽然我们偶尔吐槽平安福,但是能把平安福理解成这个样子,而且把医疗险当成重疾险来销售的人,我只能无力吐槽:

2.jpg


医疗险的背后,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服务机制,越是中高端的医疗险,背后涉及到的合作关系越多。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保险产品,中高端医疗险的理赔,是时时刻刻都会产生理赔服务的产品,与重疾险虽然同属于健康险,但是却有很大的差异性。随着就医的体验越来越差,一份靠谱的医疗险,显得越发的重要。


今天我们就以医疗险为主题,为大家带来最为详细的医疗险通识指南,从医疗险的产生、分类以及产品拆解等方面,让大家对医疗险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便于大家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医疗险。


一、医疗险是什么?


医疗险简单来说,就是在发生了实际的医疗费用,以医疗费用的报销为目的的保险。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医疗险适用的是补偿性原则,补偿的金额不超过实际的医疗花销。


医疗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我们经常说的社保中的医保责任,一种是商业医疗险

这里的社保是一个概念性的统称,因为这里的社保包括了:城镇职工社保、新农合医疗、公务员公费医疗以及一老一小,社保的基础特点就是“保而不包”,无法满足个人的特殊医疗需求


而商业医疗险,就是保险公司开发的商业住院医疗保险,是以盈利为目的,需要投保人自己选择自费投保的医疗险,可以根据个人的就医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险产品。

 

作为一种基本医疗的覆盖,社保是购买商保的基础。另外,很多中低端医疗险在投保的时候都会问到有没有社保这个问题。在没有社保的基础上投保这些产品,费率相比就会上升一点。如果是按照有社保的费率购买,在报销的时候,没有先经过社保报销而是直接找商业医疗险报销,报销的金额就会有一个折扣。

二、商业医疗险的发展历程


国内医疗险的发展是一个从上往下发展的一个经历,为什么这么说呢?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高端医疗进入到中国市场是服务于一些来华工作的外资高管人群,他们来华工作的同时,也把他们在本国就医的习惯逮到了国内。他们去一些三甲医院的国际部就医时,会告诉那里的挂号人员,自己有某某保险公司的直付卡,医疗费结算的问题是由保险公司负责的。但是那个时候,医院里的医务人员是不管这个的,你在中国就医,就要按照中国的就医方式,先付钱在看病。随着来华的外资高管越来越多,一些外资的保险公司开始找一些医院的国际部合作,并且开发了针对于老外在华就医习惯的带直付功能的医疗险。


在09年10年左右的时间,平安健康联合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开发了一款中国人也可以投保的高端医疗险,那个时候的高端医疗险儿童是可以单独投保的,保障福利也是非常的好。但是很多人在买这种高端医疗的时候,他们是买来就要用的,加上一些业务人员以打折扣的概念推销这种产品,让保险公司的理赔压力非常大,后来这个产品就停售了,而那家与平安合作的外资保险公司从此退出了中国市场。(得多大的赔付率啊。。)


随着中国对民营医院的放开,以及保险意识的普及,国内很多高净值的人群也开始接受这种产品带来的便利性。他们的就医矛盾,是日益增长的高净值,与公立医院嘈杂、混乱的就医体验之间的严重不满足。于是有更多的外资和内资保险公司,针对这些高净值的就医需求,开发了同类保障责任的医疗险产品。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和睦家、百汇、新世纪儿童医院等私立高端医院,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开始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这种带有直付服务的绿色通道。


从2013年至今,保险公司不断的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人群的风险需求,开发出了中端医疗险、次中端医疗险和专享医疗险。以2016年平安的e生保和众安的尊享一生,他们利用互联网的特特点以及高性价比的保障,打开了中低端医疗险的市场大门。作为市场的先行者,抢占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获得了一定规模的保费收入,同时也为医疗险的普及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医疗险市场,随着更多的保险公司加入,医疗险产品更加的丰富,医疗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总结下来,从医疗风险的覆盖来说,可以用下面一张图来理解现在的医疗险市场。

3.jpg


三、我们面临的医疗环境


回顾了我国的商业医疗险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讨论在医疗险发展的背后,我们面临着哪些就医环境的问题:


1、医保收支压力越来越大

4.jpg


我们国家的医保基金运作模式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建立之初就是为了保基本,做到覆盖到全民的基本常见病、慢性病的保障体系。但是面对广大的人口基数,各省市之间的医保政策以及经济水平差距,对于医保的控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亏空越来越严重。而为了减少居民的看病贵问题,在取消了医院的药品加成以后,让医院的经营压力倍增。医保与医院的结算方式,使得医院不得不把医保的限额问题,传到到了科室和医生的身上,让医生在看病与限额之间的做出艰难的选择。


同时,医保在面对大额的医疗风险时,也略显不足。医保的报销有一定的比例,有着报销的上限,医保的目录内虽然在不断的扩充一些高效的进口药,但是可报销的进口药和自费药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医保的限额,很多时候,虽然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出药方,却在医院里面开不了药,更多的时候需要自费去外面的药房或者跨省、出国购买。由于各省市的医保政策不尽相同,导致医保政策内的可报销药品和治疗手段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想象,如果是面临着一些较大的医疗需求时,我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一线城市的大医院里看病,待就医结束了一定的疗程以后,再回到本省市报销。这个时候,由于医保政策的差异性,报销的金额就会有一个折扣,间接性的增加了个人就医压力。


2、就医资源的分配不均匀

5.jpg


分级诊疗的模式实施缓慢,医疗资源的使用失衡严重,传统的就医模式使得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优质的资源浪费严重。和医院没有丝毫关系的患者和家属,在面临突发的医疗需求时,是非常茫然而无措的,找不到权威的机构,去做进一步的指导和 匹配合适的医疗资源。


3、人口老龄化增加

6.jpg


2017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11.45%,出生率12.45%,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的趋势,以2013年为基础,65岁以上的人群两周就诊量26.4%,在现在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影响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我们的医疗体系来说,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四、医疗险可以干什么?


以最常见的百万医疗险为例,30岁的成年人,每年只需两三百块钱,就可以买到年度100万甚至200万的保障额度,突破了社保的限制,不限社保用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已经屏蔽了很多社保之上的大额医疗费用。

但是购买医疗险,不仅仅是为了报销医疗费的问题,还是为了提前准备一个医疗资源。

为什么可以这么说?

在上面我们提到过,就医资源的分配不均匀,很多大型的公立医院就诊量是严重饱和的,对于公立医院的就诊环境,无论是我们个人的体验还是从朋友那听到的感受,都是非常耗费耐心和时间的。往往排队数小时,看病几分钟。面对大量同时来就诊的病人和家属,医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为我们解释疾病的发病原因、严重程度,缓解我们就医时的焦虑心理。如果是碰到了严重的医疗情况时,更是无法最快的找到优质的医生和住院的资源。

而保险公司或者医疗网络供应商,他们和医院的关系是千丝万缕的,背后有着丰富的资源,遇到任何问题,一个电话就能帮客户安排接下来的有关手续—排队、预约、直付甚至还有送药的服务。对于医院的服务范围,不仅扩充达到了公立医院的特需、国际部,部分产品还可以包含和睦家、百汇这些私立医院的就医需求。

很多实力强大、背景雄厚的医疗服务机构,都有着自己的医疗网络,在他们的医疗网络内就医,可以享有直付和绿通服务。

以MSH万欣和为例,他们的直付网络覆盖了国内2077家机构(中国大陆1040家机构),覆盖超过80个城市,其中北京地区的直付网络医院265家,上海地区的直付网络医院223家。

7.jpg


在重点客户量大的医院,他们会安排住院代表提供咨询协助,在获得预授权的基础下,享受费用直付、床位安排和专家会诊的绿色通道,让客户拥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8.jpg


通常来说,医疗险走的是事后报销的机制,也就是说需要自己先行垫付医疗费,治疗结束后,拿着住院时的清单和明细找保险公司去报销,整个过程比较繁琐而漫长。而直付的功能,相当于拥有了一张医院的会员卡,在保险公司的医疗网络医院内就医,不用垫付医疗费,发生的合理且必须的费用,保险公司和医院直接结算,省去了中间环节,省心而又省力。


五、重疾险与医疗险应该怎么选?

 

看到这里的朋友,一定是探险君的真爱了,但是难免也会有一个疑问:既然有些医疗险保障这么好,是不是可以不用买重疾险了?

非也

 

1、两者的定义和使用范围不同


重疾险适用的是给付制原则,给付的保额根据投保时的保额而定。保障范围限定于合同约定的特殊疾病,需要达到一定的理赔条件才可以赔付保额,赔付的保额不限使用,可用于患病期间的收入损失、陪护人员的各项支出、出院后的营养康复等等,这些都是医疗险无法覆盖到的费用部分。缴费期间长则二三十年,保障30年、至70周岁或者终身,费率恒定。

医疗险适用的是补偿性原则,报销范围仅限住院期间的合理且必须的治疗费用,保额上限通常高达上百万,包含社保内外的用药和治疗方式,一些中高端医疗险可报销公立医院(特需/国际部)以及私立医院的费用。保障的范围也不仅局限在中国大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扩展到医疗技术更为发达的香港、日本甚至全球区域。保障期限多为一年,每年费率有所调整,属于消费型产品,一年一保。

 

2、保障的长期性


重疾险无法帮助客户做到遇到更好的治疗方式时,如果保额有限,在重疾的保额用完以后,很难继续投保新的重疾险。

从客户体验的角度来说,医疗险是可以帮助客户做一个长期性的帮助,医疗险是一年期的产品,每年都会有一个正常的续保,一些中高端医疗险为了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产品的保障会根据当时的医疗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整。相对来说,医疗险的保额普遍较高,即便最普通的百万医疗也有100万以上的额度,而一些高端医疗险保额可达上千万。

 

所以,即便是有了一份高端的医疗险,在解决长期的疾病风险时,重疾险与医疗险搭配购买,会是一个更加合理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医疗险

    Copyright © 保之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