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花390块钱,可以获得10万元的轻症保额。如果不幸得了轻症,后面的保费也不用交了。这个东西,你觉得划算吗?上面说的,其实是市面上一个口碑不错的重疾险的轻症责任。
很多人在买重疾险的时候,都有这种纠结:我买的是重疾险,到底还需不需要多花几百块钱,加一个轻症保障呢?
轻症保障要花多少钱后面再说,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轻症。
轻症是和重疾是相对应的,大多是重疾的早期症状阶段,或者没有达到到重疾理赔标准状态的较轻阶段。
简单来说,轻症就是还没有发展成重大疾病的病。
比如,重疾理赔率中占比最高的恶性肿瘤,在真正发展成恶性肿瘤之前,还有一个名字叫——原位癌。而原位癌,是不属于重大疾病的。下面这个表格,左边属于重大疾病,右边是轻症:
点击查看大图
买了轻症责任,罹患原位癌就能获得赔付;不买轻症责任,只有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时候才赔。这就是最大的区别。从这个角度讲,买不买,其实都可以。反正轻症一般几万块钱就治好了,大部分人都还承担的起。
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年度体检的普及,疾病检出率越来越高。当肿瘤还处在原位癌状态时,就已经被检查出来了,自然也没人愿意等到原位癌发展成重疾再去治。
这个时候,轻症责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就提现出来了。
其实,轻症责任还有个挺实用的隐藏彩蛋:罹患轻症后,后期保费不用交了,但保障还可以持续享有。
所以,轻症责任,是对现代医学发展和个人健康管理需求的高阶适配,是一个真正用的上的保障。
如果不包含这九项轻症,就不能算得上一个诚意十足的轻症责任。
保监会对所有在售重疾险的疾病种类做了基本要求,必须要有包括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在内的六种重大疾病,但轻症保障,并没有官方要求。所以,在没有监管明文规定的地方,各家公司发挥的空间很大,而有些公司,就耍起了文字游戏。
真正有诚意的轻症责任,不是轻症数量的简单堆积。一个保10种轻症重疾险,可能比另一个保50种轻症的重疾险更靠谱,因为列出来的10种轻症,都是高发轻症;而另一个保50种的,可能是一个病拆成5种病来凑数。
在判断轻症责任是否全面时,有9个病种,是我们要格外关注的。
1.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原位癌);
2.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
3.轻微脑中风;
4.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5.心脏辨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6.主动脉内手术(非开胸手术);
7. 视力严重受损;
8.特定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比例在10%-20%之间);
9.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只要包含了这9大高发轻症,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买了,基本没有坑。
关注赔付比例和赔付次数,这关系到我们能拿到多少理赔款。
因为轻症的治疗费用不算高,市面上主流的轻症保额,都是重疾保额的20%-30%。如果重疾保额是50万,轻症保额就是10-15万左右,这个金额是可以覆盖大部分轻症的治疗费用的。当然,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赔付比例越高,自然就越好了。
除了赔付比例,赔付次数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目前市面上很多优秀的重疾险,轻症赔付次数都做到了2-3次。比如:新上线的达尔文1号重疾险,就是轻症3次赔付,而且不分组。
不分组的多次赔付,其实是把理赔条件放的更宽了。以下表为例:如果轻症赔付是分组的,那罹患了轻微脑中风理赔之后,再实行同属一组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就不能得到赔付了。但其实,这两种疾病是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且都是高发的。
恶性肿瘤相关疾病 | |||
1 |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 ||
心脏或脑血管相关疾病 | |||
2 | 心脏瓣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 3 | 主动脉内手术(非开胸手术) |
5 | 轻度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 4 |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
6 | 心包膜切除术 | 7 | 于颈动脉进行血管成形术或内 |
8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 | 10 | 早期原发性心肌病 |
9 |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已放置心脏起搏器 | 11 | 轻微脑中风 |
器官功能相关疾病 | |||
12 | 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13 | 中度严重克隆症 |
14 | 视力严重受损 | 15 | 人工耳蜗植入术 |
16 | 单侧肾脏切除 | 17 | 单耳失聪 |
18 | 单眼失明 | 19 | 双侧卵巢或睾丸切除术 |
20 | 胆道重建手术 | 21 | 单侧肺脏切除术 |
22 | 肝脏手术 | 23 | 慢性肝功能衰竭 |
24 | 肝硬化失代偿早期 | 25 | 慢性肾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期 |
所以,轻症保障作为重疾保障的有效补充,是更全面和更人性化的保障,如果费用合理,建议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