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到底“保”的是什么?
前几天,我在一张保险宣传单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你信或不信,风险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算或不算,社保就在那里,杯水车薪;你活或不活,养老就在那里,令人堪忧;你爱或不爱,责任就在那里,重于泰山。大标题是“不买保险就像是赌博,赌注是一家人的幸福”。
这段话读起来朗朗上口,表达的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引起了不少人共鸣。有人说,看完后有一种被拉回现实直面惨淡人生的悲凉感;也有人说,有一种又看了一遍《战狼2》既视感,很想撸起袖子加油干,赶紧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份保险。当然,也有人提出疑问——买保险和幸福有什么关系?难道买了保险,就能衣食无忧?
每个人角度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真正引起大家共鸣、共振,让人揪心的是保险话题本身,这个话题关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生老病死残,让人无法回避。
就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接到单位发来的一条信息,有位在我们单位工作10余年的劳务人员,被确诊脑部肿瘤需要住院手术。单位工会发起了爱心捐款倡议,同事们纷纷慷慨解囊,以集体、个人名义为她捐款。
目前,爱心捐款还在继续。对这位劳务人员来说,无论捐款金额多少,都是雪中送炭的情谊,饱含着大家对她的关心与支持。但我也在想,除了捐款等来自外部的帮助,她自己还有没有其它可以将这些意外、疾病造成的经济伤害转移掉的办法?在每次风险降临之前,该如何未雨绸缪?
想来想去,答案都离不开保险。既然绕不过去,就来好好认识一下。但这次我们换个姿势——从经济学角度看。不要觉得经济学不接地气,经济学恰恰是一种解决现实难题的智慧。当然,我不是经济学家,只是一位守望经济学的社会观察者,我尽量从经济学角度把我的观察说给你听,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谈到保险。在戴上经济学“眼镜”之前,我们先“睁开眼睛”看一下保险业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可以让我们不再用“老眼光”看待保险,不再用陈旧的印象来定义保险,进而更加客观、深入地了解当下真实的保险业。
最明显的变化,是观念变了。过去,人们往往连一份20元的航空意外险都不愿意购买;现在,却会考虑在买手机时顺带一份“碎屏险”,在网上购物时外加一份“运费险”。
过去,保险背负着“传销”“骗子”等骂名,亲戚朋友之间“杀熟式”的保险推销令人不胜其扰;如今,周围买保险、卖保险的人都多了起来。一位刚生完孩子的美容院小妹,给自己和孩子都买了保险,她说保险比男人和老板可靠;一位很快要转业的团级军官,准备去保险公司试试水,他说想靠自己实力考个精算师。人们对于保险业的认识和期待已经发生了改变。
最有感触的变化,是险种多了。都说保险是一项古老事业,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就有“耕三余一”“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朴素的保险思想和意识,但保险真正成为一个行业,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那时候,国内的保险业务由于历史原因被中断了20年,当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国内业务时,当年只有3万户居民投了家庭财产保,大多数人还想不到要和保险打交道。
时过境迁,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保险业务一路高歌猛进,截止到目前,国内保费规模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尤其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技术发展,买保险易如“叫外卖”一样方便,而且针对个人的商业保险品种已经不胜其数。
如果你有需要,在吃花甲前可以先来一份“拉肚子险”,在怀孕前先买一份“准妈妈安胎险”,带娃出门前买一份“熊孩子险”,去看世界前给自己上一份“千万身价航空意外险”,就连要不要扶起摔跤老人的问题也有“扶老人险”让你不至于太纠结……这些看起来像网络段子般“脑洞大开”的险种,已经渗透至日常生活。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经济、技术、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善了我们生活。于此同时,也为所有人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黑天鹅”飞来飞去,“灰犀牛”横冲直撞,每个人都很焦虑。这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造成意识形态和社会交往趋于保守,人们对于保险的需求越来与旺盛。于是,有人选择多买几款保险傍身,有人选择花重金买保险,还有人选择去购买香港保险。
有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内地访客在香港购买保险的保费总额为44亿港元,短短五年间,这个数字翻了7倍,在2015年达到316亿港元,保单占比达24.2%,相当于香港新造个人保单中有1/4是被内地人买走的。此外,内地客户平均保额和保费,要高于在港居民的平均消费,至少2万-3万港元一年。
掷重金、远赴异地,去抢购保险产品,香港一家知名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形容当时的情形↓↓↓
“
内地人就像买房子一样在香港买保险。
”
这位代理人说,他客户中内地访客占到七成以上。最疯狂的时候,内地居民买保险的队伍可以排到保险公司大楼一层门口外。在海港城附近,过去兜售小熊饼干(受内地人欢迎的香港本地品牌烘焙饼干)的地推人员,已经改推保险产品了。
从表面上看,“像买房一样买保险”是指像非理性购房一样抢购保险产品:一方面,市场过热,香港保险产品被高估,一部分内地买家因为害怕错失购买机会,让购买行为变得不理性;另一方面,购买热潮之下也滋生出非法代理、非法销售中介等灰色利益链,让销售行为变得不理性。
进一步分析看,这些非理性行为背后,折射出内地金融和理财市场的不成熟。老百姓各方面的金融消费需求在内地没有得到很好满足,才会千方百计在香港寻找“出口”。
不少去香港买保险的人说,他们看中的是一种高性价比。
相较内地,香港保险产品保障范围更大,保费相对便宜。而且,还有不同货币、种类的保单,让投保人有更多选择。此外,在保单系统、核保系统、赔偿系统、派息系统、投诉系统及从业员内部守则等方面也更加完善,给投保人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
从这个角度看,“像买房一样买保险”还具有另一层意思——买了保险,可以像买了房子一样给人带来安全感。
但事实上,去香港购买保险并非绝对安全,比如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对香港保险公司有全面的了解,一旦遇到需办理理赔、或不满意保险公司的赔偿而要进行法律诉讼时,可能需亲临香港办理;一些申诉、聆讯、审理或裁决也可能要求当事人亲临香港法院提出诉讼才能受理等。当慎之!
通常来说,保险是对风险的对冲。你担心什么风险就去买什么保障。如果你担心大病治疗费用太高,那就去买健康保险;如果你担心房屋毁于火宅、水灾,就去买房屋保险;如果你担心意外伤残死亡留下妻儿老小无依,就去买寿险,等等。
当然,不是所有风险都可以用保险来对冲:首先这个风险得是有一定概率的,比如房子有可能损毁、人们有可能生病等,并不是确定会发生;其次这些风险概率相互之间得是相互独立的,如果风险相关就会导致全局性风险,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对人们的伤害,这种涉及所有人、全局性的风险,保险公司就没法保;最后这些风险得是投保人自己无法控制的,比如房子坏不坏和自己是否会生病等都是不可控的,这些风险不以投保人意志为转移。
是不是觉得有点绕?简单说,保险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其基本诉求是保障——我们付出保费,获得给定时间内针对特定风险的保障。所以,保险可以看作是一种消费品,你有需要就去购买。但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纯粹的消费险越来越少,消费与投资杂糅的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纯粹为投资的保险产品。比如,近些年爆红的“万能险”“短期分红险”等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
这类产品最大的问题是把“投保”当作“投资”,片面强调收益率,对相应风险避而不谈,忽视了保险本身独特的保障功能。尤其是一些短期、超短期投资理财类保险,保险期限一短再短,甚至承诺一年就退保,严重偏离了保险业的初衷。
有人会说,保险同时具有金融属性和非金融属性,投资本应是保险的一种属性,追求投资收益未尝不可。这话说对了一半,保险是有投资的一面,但这里说的“投资”主要是指保险公司用浮存金(float)来投资的行为,与投保人无关。而且,即便是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也是限制重重,投资时要遵循财务投资为主原则,其定位是做长期资金提供者,而不是短期资金炒作者。
这就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一样,保险是用来提供“保障”的,不是用来提供“收益”的。保监会一直强调的“保险姓保”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而监管部门此前怒斥的“野蛮人”,指的也就是那些把保费当做短融工具在资本市场为所欲为的那些保险公司。
所谓安居不易,安稳为先。保险也一样,人们买保险,不是在买一张可能暴富的“彩票”,买的就是那份“确定”。人们要的是,无论未来福兮祸兮,不管未来自己面临什么样的局面、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都能拥有一份确定的收入,这份收入取决于我现实的财务需求、保费预算等因素,既不会让我大富大贵,也不会让我穷困潦倒,要的就是一份稳稳当当的收入,要的就是一份踏实与安心。
就像是陈奕迅《稳稳的幸福》歌词中唱的那样:“我要的幸福,我要稳稳的幸福,能抵挡末日的残酷,在不安的深夜,能有个归宿”。
保之道——只需三分钟!通俗易懂地解读保险产品、介绍保险知识、如何买保险、保险如何理赔。希望我们介绍的关于保险的知识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