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些在香港买了保险的朋友纷纷吐槽,交保费的程序变复杂了。
因为从去年1月1号开始,每笔购汇单都要填写一个详细的用途。听说,如果发现填写购汇用途和实际购汇用途不符的话, 还要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罚款。大家又不能在购汇单上把用途直接写成买保险,保费支付变得很麻烦。
最近有媒体报道,在香港买保险会遭遇理赔支票到大陆的银行被拒绝托收的风险。也就是说,理赔款没有办法打到受益人的大陆银行账户里面。
有些网友对于到底要不要继续交钱续期保费,有些犹疑。
但奇怪的是,我身边一些以前对香港保险不感兴趣的朋友同学,最近突然纷纷向我咨询去香港买保险的事。感觉完全是因为香港保险不容易买了,所以大家反而觉得更有诱惑了,整得好像电影禁片一样,越禁越觉得是好片子越想看。
这种反差真的很奇怪。
今天来说说关于去香港买保险的那些事儿。
1、香港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买?
首先,香港保险的性价比跟大陆相比还是有优势的,这一点必须承认。
这种性价比差异是因为定价基础不同、两边保险的监管不同。几年前我曾经写过这篇【从精算角度比较国内与香港保单之优劣】,香港保险的优势基础还在。
必须承认,最近这两三年,通过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大陆互联网网销渠道的发展,大陆保险的行销成本大幅降低。
两者相比,虽然大陆保险在定价因素中还有劣势,但是香港保险的互联网程度不高,网销比例低,而香港的保险佣金,众所周知属于比较高的。两项叠加,就抵消了香港保险定价的优势,使大陆保险的性价比迅速提升。(相关分析:明知顾问VOL.16 | 大陆高性价比保险“横空出世”?聊聊互联网时代大陆保险的“逆袭”)
总体来讲,大陆保险比香港还有一些差距,但这个差距已经不足以推动保额需求小的人,“千辛万苦”去香港购置保险了。
举个例子,最近我儿子,一个香港身份证持有者,在大陆加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保额50万。我曾经详细比较过两地相关产品,费率差别实在太小,已经不足以让我耗费时间精力带他去香港买保险了。(之前在香港买的住院险和寿险,当然还是维持不变的。)
这件事情在三年前简直不可想象,因为之前类似产品的价差,中港两地至少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
所以奉劝最近扎堆去香港买保险的童鞋们,不要因为看似紧俏就一窝蜂地扑上去,去之前想想你的保额需求到底是多少。
如果有较高的保额需求,还是可以考虑去香港买保险的。反之,呵呵。
2、支付太麻烦还要不要续保?
对于香港保险的支付越来越麻烦这个问题,其实你只要隔个一两年,利用去香港旅游或者购物的机会,带上现金,在香港换成美元或者港币,一次性往香港的账户里存几年的保费,就搞定了。
毕竟人民币现在处于一个贬值周期中,与其零零散散地每个月去购一次汇,不如越早兑换越划算,存在香港账户里支付保费也方便,省得断供。
还在犹豫要不要续期的童鞋,考量是不是续费的关键点,并不是支付是不是便捷,而是这份保险性价比高不高。
只要你的保单不是那种被忽悠的低性价比保单(例如分红险保单),千万不要断供!千万不要断供!!千万不要断供!!!
香港保险是一种以美元或港币结算的的资产,起码可以在直接的汇率波动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如果两年前买的香港保单,需要1000美金一年的保费,按照当时的汇率,你可能付了6300元;今天如果你买同样的产品(忽略年龄因素),可能就要多付几百了。细算之下,你还因为早买而占便宜。
我们的外汇管制更严格,就是因为人民币贬值造成的,你却因此而退单,这有点傻了。
未来购汇的管制,肯定会随客观情况调整,如果未来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国家很可能会放松对往境外汇款的管制。
汇率升升贬贬是个周期,只要这个保单性价比高,它的持续效力对你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买的是香港性价比较高的寿险、重疾险和住院险,截至今日,香港保险的性价比还是比内地要高的,绝对不应该退。
新单和旧单要分开来看。保额需求较低的保障型保险,先在大陆寻觅性价比较高的,如果没有再考虑到境外买,如香港或新加坡;旧单退保损失是很大的,当然要继续供,只是稍稍麻烦一点而已。
3、理赔入账麻烦还要不要买境外保险?
关于香港保单理赔款难入账的问题,其实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也不仅仅是理赔款会遇到这种问题。
去不去香港买保险?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
凡是涉及海外账户往国内汇款,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比如从保单里面提钱、退保等等,这些钱、支票打到大陆账户,甚至海外的亲戚打钱给你,都很麻烦,要一再审批才能入账。
国内银行不托收海外机构的支票,其实是惯例做法。国内银行能兑付的一般是汇票,支票是很难跨境兑付的。
中国一直是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这种管制也一直是双向的。现在只不过是审批的时间变得更长、更严格了。这种管制跟保险公司本身的制度条款没有关系。
我可以做一个反向假设推导——
比如我之前在中国大陆合法合规地购买了一份大陆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额500万,保终身。50岁的时候我移民美国。55岁的时候在美国得了重疾。
这份保单能不能理赔呢?当然可以理赔,不过因为是中国大陆的保险公司产品,它只能理赔到我在中国大陆的银行账户。
如果这时,我在美国急需这笔理赔款支付治疗款,按照现在的外汇管制制度,要拿到这笔理赔款一样很麻烦。
这跟你香港的理赔款打不回来是同样性质的问题,它不关保单的事,不关保险公司的事。就算是大陆最大的保险公司某安,它可以承诺你走到世界各地都理赔给你,但它也不可能承诺理赔款能够突破外汇管制条例打到你在国外的账户上。这不是它能解决的问题。
(关于海外资产,包括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的问题,我将在将下来关于CRS的文章中具体阐述。可留意。)
我们购置保险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份保单能不能覆盖你的保障缺口。
如果覆盖了,即使出现这种货币兑付的问题,也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比如说,保单在哪里买,就在哪里开具受益人的银行账户。
至于这笔钱怎么拿进来,是一次性拿、需要用钱时拿、还是每个月拿一点?也是有办法解决的。
如果你把行政问题放在保障之前,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结语:
这几年大陆的保险进步很大,虽然香港的保险优势还在,已经不太明显。
面对不太明显的优势,以及制度体系制造的种种困难,还要不要去香港买保险?这个问题其实不用想得太复杂。外汇管制流程严格化导致行政程序上有些变化,本来就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内。
到底去哪里买什么保险,或者还要不要给境外已购保险续费,我们需要考虑的只有自身的需求和产品的性价比。
只要是性价比高的产品,买新单都要选择这样的产品,旧单续费也肯定要继续。
保之道——只需三分钟!通俗易懂地解读保险产品、介绍保险知识、如何买保险、保险如何理赔。希望我们介绍的关于保险的知识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