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比一般人高好几倍!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医疗和养老保险进入了市场化,和一般的企业职工缴纳社保的制度是一致的!养老保险都需要个人负担8%,单位负担12-20%。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区落实了养老金并轨改革。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金并轨完成情况怎么样了呢?
养老金并轨原因——企事业各种待遇差距较大!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双轨制下,企事业单位待遇到底有哪些差距,这也是养老金双轨制不可不废除的重大原因。
一 养老金待遇相差悬殊
一般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多数在2300元到3000元之间。但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养老金早已超过5000元~6000元。
而且,由于此后的同幅增加,计算基数的差别,致使这一差距还在继续加大。
二 医疗待遇相差不一
机关事业单位除享受着实报实销的公费医疗外,还有免费体检,而且医疗补贴很多。
同时由于养老金存在差别,计入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医疗费也拉开了差距。
三 在补贴上也差异很大
现在的机关事业单位享有许多补贴:如生活、水电、物业、通讯、医疗、住房、交通等。退休后除能享受养老金外,还能继续享受在职时的许多补贴。
而企业退休人员能享受的只有取暖费了,原单位效益好点的,逢年过节时给上几百元的慰问金,就算很好了。
许多地方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能享受城市文明奖、绩效考核奖、城市创卫奖,就这三项加在一起,就相当于一般企业退休人员的全年的养老金了。
四 去世后的待遇差异
全国各地不尽一致,企业退休人员丧葬费是十几个月到二十个月的退休金,按平均每月2500元计算,也就50000元左右。
而机关事业单位二十到四十个月的养老金,按每月5000到6000计算,也在20万元以上,相差甚远。
养老金并轨迎来曙光
2017年,根据人社部、财政部的通知,从2017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同比上调5.5%左右。
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普遍采取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这是第二次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同步调整基本养老金。与2016年相比,实现二者调整办法完全统一的省份增加了,包括浙江、陕西、广东、新疆、湖北、甘肃、内蒙古、江苏、福建、安徽等地。
以浙江为例,该省首次实现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的完全统一。不管是定额调整,还是和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的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调整标准都相同。
不过,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水平本身较高,在这个起点上统一调整,并不能缩小差距。
因此,江苏特别提出,企业退休人员人均调整幅度将超过6%,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调整幅度在4.5%左右,进一步缩小两类人群基本养老金的相对差距。
2018年,养老金迎来14连续调整,是自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第3次按照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调整待遇,也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第3次同步调整待遇,充分体现了制度公平、规则公平和社会公平。
江苏省:全省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将达到5.5%左右。机关事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将控制在不超过4%。
此举将进一步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相对差距。
江西省:总体调整水平按照略高于全省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企业平均增幅略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增幅的原则确定。
安徽省: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调整幅度是5.5%,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调整幅度是4%。
安徽省明确表示,在调整的参数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要比企业职工的要少。
从近两年的养老金落地省份来看,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等地企事业单位养老金上调相比机关事业单位涨幅略高。
国家对于养老金上涨的这些政策调整,将进一步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