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注哆啦的朋友,应该已经知道了,
3月份,又一波增额终身寿下架潮来临!
就在去年12月份,才刚刚经历了一波下架潮,
一大批高收益增额终身寿和年金险,
被迫从线上下架,转到线下。
这才2个月的功夫,下架潮再次卷土重来~
而且这次更狠!
是全渠道停售,线上、线下都要下架,彻底拜拜!
这是上周五,哆啦所在的一个内部行业群发的一部分下架清单,
其中还有刚上线不足2月的新品。
注意表头:不是下架,是停售。
这就意味着,增额终身寿这类“真香”产品,
马上就要进入行业大调整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去年说全网下架,现在又是停售,这搞饥饿营销,割韭菜呢!
哆啦想说的是,如果真是饥饿营销,倒好了!
至少好产品还在!
那为啥好的增额终身寿,一定要接二连三的下架停售?
以及为什么说现在是关注增额终身寿,最好的时机?
N1
为什么优秀的增额终身寿一定要下架?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来自于监管的要求。
早在2019年8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
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把年金险的预定利率从4.025%下调为3.5%。
为啥要下调?
因为利率下行是全球大趋势,我们国家也逃不掉~
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说过:
那利率下行,跟增额终身寿下架有啥关系?
因为存在利差风险。
保险公司每年的负债成本接近5%,
而在央行连续降息后,自2014年以来,
上市保险公司净投资收益率只有5%。
如果投资收益抵不上负债成本,就要亏钱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生利差损。
就拿大家所熟知的平安人寿来说,
他家产品为啥比别家保司卖得都贵呢?
原因就是平安至今仍在为当年的利差损事件买单!
所以,那些收益较高的增额终身寿终将难维持~
另外,增额终身寿还被监管多次点名。
2019年5月份,监管对三峡人寿、君康人寿、光大永明等公司的产品提出通报批评:
2020年12月,监管又点名批评了3家保司:
原因都涉及到增额终身寿长险短做的问题。
因为有些产品前期现金价值较高,回本时间太短,
比如利多多,最快只需4年就回本。
这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
早回本,早升值,退保也无损失。
但对保险公司来说,回本太快,使得部分消费者可能提早退保,
就算不退保,增额终身寿减保太灵活,出现“挤兑”的风险可能加大;
所以对保险公司的持续稳定性经营是有隐患的。
于是去年10月,监管出台《互联网人身险新规》:
要求想在互联网销售增额终身寿的保险公司,
必须符合以下6个要求:
新规直接引发大批高收益增额终身寿集体下架!
你说下架就下架吧,转到线下销售也还好,
虽然投保麻烦了些,起码大部分好产品还在~
但好景不长,今年1月份,增额终身寿再次被批:
直至2月中旬,监管直接下发2022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
增额终身寿成为整改的重点产品!
自此,各家保司开始着手全渠道下架事宜。
很快,这些高收益的产品将永久消失~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怪就怪那些优秀的增额终身寿自己。
谁让他们回本那么快,领取又那么自由,
想什么时候取就什么时候取,想取多少就取多少,
不管是只为存钱,还是子女教育金、自己养老,
亦或是资产配置的需求,
自带印钞和DIY提款功能的增额终身寿统统都能满足!
而且一张保单,三代都能受益~
自己完全掌控保单,
一站式解决孩子上学、婚嫁、创业,自己养老的问题,
领不完的钱,还可以精准传承给下一代。
这么好的产品,不整你整谁?
N2
为啥现在是买增额终身寿,最好的时机?
有人说,我把钱存银行。
的确,银行灵活,但利息低不说,又有几个人能放的住?
而且银行只有50万以内才保本,多出部分就靠自己的运气了。
有人说,我炒股不赚更多?
没错,但炒股的风险你得自己兜,一不小心就跌个底朝天~
哪个炒股的没被市场毒打过?
有人说,我买国债,国债收益比银行高一些。
但国债难买,而且它的收益率也在下降~
有人说,我买银行理财。
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不保本,盈亏自负。
而较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像招行朝朝宝,现在才2.73%。
也有人说,那我买房。
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想靠投资房产获利,难了~
所以,任何投资理财渠道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需要搭配配置才稳妥。
而增额终身寿是唯一能够在收益性、灵活性、安全性中均衡的理财产品。
可惜这波市场的红利很快就要过去!
俗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如果是去年和现在比,我会更建议你去年买,
看看今年新出的理财产品,你就知道。
所幸,还有一部分之前的好产品还健在,
但这是仅有的最后一波红利了。
往后能买到的,只能是加减保更严格,收益更低的产品。
我叫哆啦,是专业的保险测评师。
如果你还不懂怎么选理财险,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哆啦A保”,还可以免费获取增额终身寿险选购宝典,欢迎来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