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河南焦作王女士母亲瞒着家人买240万元保险的事件,一度冲上热搜。 事情的缘由是,王女士称自己的母亲被泰康人寿的业务员连哄带骗, 从2004年开始买保险,至今已经买了240多万。 这老母亲大字不识一个,连买的是什么保险都不知道。 只知道业务员说产品的利息高,比存银行划算, 银行会倒闭、保险公司不会倒闭等等。 而且多次提醒老人不能告诉子女,不然他们会生气。 为了找到更多证据,查明真相,王女士去保险公司卧底了一年。 发现其中很多保险是老人给儿子、媳妇、甚至给孙子买的, 而且不识字的母亲居然还在合同上面有自己的签名! ![]() 这些保险无论投保人还是被保人,都需要本人签字。 而家人根本不知情,更别说亲笔签名了。 对于这样的合同,王女士认为业务员违规代签名, 要求把所有代签名的保单全额退保。 事件报道后,很多人都站在王女士一边, 指责、痛骂保险公司和业务员, 希望当地银保监会能够严惩。 事情到了这里,应该暂告一段落了吧, 然而并没有~ 01保险“骗局”,出现神反转?240万元天价保险、卧底、真相... 完全是一部现实版的“谍战剧”! 然而几天之后,这场所谓的保险“骗局”出现神反转! 为了追踪报道,记者约王女士再到保险公司处理时, 王女士却说,是个误会,事情已经解决了... What?这是在逗我们吗? 这期间甚至没有调查结果,这么快就解决了? ![]() 记者不甘心,随后到保险公司了解情况。 工作人员回复称,王女士在了解清楚保单的服务,保险责任和产品说明书之后, 做了评估,该持有的继续持有。 工作人员还表示,并不是240万的保险全都有问题, 而是王女士母亲作为投保人的7份保单存在签名问题, 现已办理了补签名手续,同时对业务员进行了处罚和追究。 ![]() 那些王女士哭着喊着要退的带签名保单, 居然神奇的变成了补签名? 这反转也太快了吧?连个基本的流程都没有。 哆啦斗胆猜测一下, 要么泰康人寿跟王女士,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 要么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 保单收益确实还可以, 全额退保(注意:王女士的诉求是全额退保)反而不划算! 要知道,2004年那个时候, 保险公司主推的产品还不是健康类保险, 而是年金险之类的储蓄型保险。 要长期持有才能获得可观的收益, 中途退保把钱取回来是有损失的。 王女士也许是被收益打动了吧。 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当然,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也无从得知。 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大伙都被糊弄了一把。 想了解更多,可私聊我微信:baozhidao87 02保险不骗人,骗人的是业务员!保险本是好事,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负面消息呢? 一些销售人员功不可没。 动不动就夸大产品的功能收益,隐瞒重要信息, 混淆产品概念,虚假宣传、片面介绍等等。 有些业务员甚至不具备专业的保险知识, 经过几天培训,背了一些话术就开始卖保险, 自己都没搞懂的东西又怎么让客户明白呢? ![]() 于是我们时常就会看到被忽悠买保险的新闻, 或者是当时对合同不怎么了解就购买了该保险。 后来却发现与当时业务员说的大相径庭, 或收益根本就没当初说的那么高。 特别是那些分红型保险,不保证收益,甚至0分红都有可能。 保险从来不骗人,骗人的是那些没有职业素养的业务员! 就像这次事件,明明只是业务员违规操作, 保险何其无辜! 03买理财险,如何避免被忽悠?王女士的母亲为家人买保险本身是没错的。 但她不应该瞒着家人,连买了什么保险也不知道。 就像有些朋友啥都不懂,听信业务员的一面之词, 稀里糊涂地买回一堆收益低得要命的理财险。 像什么看都看不懂的万能险、分红险、投连险, 哆啦是不建议购买的。 买理财险首先要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险种, 并仔细对照合同,毕竟合同白纸黑字是你出现问题唯一的凭证。 ![]() 另外不要瞒着家人,投保人和被保人都需要知情, 否则保险合同是可以不被承认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相信业务员口头承诺, 写在合同上的才是你的。 增额终身寿险,作为保本保收益的理财险, 收益写进合同,简单明了, 看现金价值就行,所见即所得。 最关键是很灵活,想用钱的时候, 只要不是过早取出,随时减保取现都不会有损失。 如果你还不懂怎么买保险,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哆啦A保”,阅读相关文章。里面还有能帮到你的《重疾险选购宝典》,记得去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