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老了就去养老院吧!” 这是一位年仅6岁的孩子对妈妈说的话,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误认为“养老院”是一个好地方,因为他们送爷爷奶奶去了养老院。 在她的眼里,爷爷奶奶不辞劳苦的照顾自己的家庭,爸爸妈妈用送“养老院”的方式来报答,这当然是对父母对的爱最好的报答! 多么可笑又讽刺的一句话!
俗话说,养儿防老,每个父母无私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说到底也是希望自己能够老有所依,能够有一份安稳的老年生活。
老人的赡养问题已经变成了法院的常案,每每看到类似的案件,都有些难以置信,“孝”不一直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吗?父母无私的养育,却换来无人赡养的结局。 在重庆万州的一个村落里, 一位老人冻死在树下,被告人却是老人的四个儿子。 这四个儿子都是老人含辛茹苦的抚养长大的,老人那会家里不算富裕,不少人也曾劝过老人送出去两个儿子,减轻一下家庭的压力,可是都被他拒绝了。 他硬生生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将四个儿子拉扯大。 可是如今,孩子都各自成家立业,生活宽裕,老人逐渐年迈,身体也渐渐不行了,生活俨然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几个儿子开始商量,每个人轮流照顾老人。 在老人去世的前一天,是四儿子照顾他的最后一天。 四儿子为了给自己的岳母过生日,便提前几个小时将老人送到大哥家门口。 正巧,大儿子一家都去了邻村喝喜酒,没人在家。 按道理说家里没人在,再怎么都应该将老人回家,等大哥回来再送过去的,可是这四儿子为了贪图方便,竟直接将父亲丢在了大哥家门口。 老人在大儿子家门口坐了很久,都没有等到大儿子回家。 由于天气太冷,老人虚弱的身体实在受不住天寒地冻,于是独自挪回了四儿子家门口。
谁都没有想到,当被冻的直哆嗦的老人回到四儿子家的时候,居然被他责骂。 四儿子一直嚷嚷:“今天该轮到老大照顾。” 心灰意冷的老人无处可去,看着儿子冷漠与蔑视的眼神,只能蹒跚着离开了。 后来,老人又去了二儿子和三儿子家里,没有一个人愿意照顾老人。 这下老人真的万念俱灰,只能孤独的离开。 等到大家发现他的时候,只留下一具冰冷的尸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却恰恰相反 根据知情网友描述,这个中年人经常殴打自己的父亲,旁人的劝阻无济于事,更甚会把老人打到骨折。 老人本来有三个儿子,可是二儿子和三儿子从来都没有来探望过。 或许是责怪老人看病花了钱,或许是威胁老人分配给自己更多的遗产。 可怜的老人,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候,却没有人真正关心他,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如此“探望”,如此“尽孝”,让人不禁恐惧 养儿防老有多难? 先来看一组数据,从2015到2035年,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这意味着啥?意味着:
2012年 五个人养一个老人,2030年两个人养一个老人,2050年 一个人就得养一个老人!
俗话说“养儿防老”,然而80后、90后在本该“三十而立”的年纪,对赡养父母却倍感压力。据调查,九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当年都言“养老防儿”是笑谈,而如今孰料一语成谶。
现如今,“啃老”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年轻人就像蚂蚁一样,将父母的资产一点点搬空。 膨胀的房价、竞争激烈的职场、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都让80后、90后感到“鸭梨山大”。对于这些80、90后而言,因为步入社会时间不长,经济基础并不乐观,然而,随着“421家庭”的潮涌,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模式让塔尖人不堪重负。除了经济压力,“空巢”现象也让“养儿防老”变得力不从心。
那么,“养儿防老”已经不现实! 明天,你是否有钱养老??
延迟退休养老该何去何从
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3~2.5亿,老龄化水平为17%,面对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80后、90后又赶上了延迟退休政策,这项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政策预计在2022年正式实施。 对于80后、90后来说,养老好像还是件遥远的事情。但是,不管我们现在有多年轻,总有一天都会老去。如果延迟退休方案推行,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将顺延。
我们需要准备多少钱养老呢?根据北京师范大学钟伟教授的学术研究,现在有“255万”才相当于30年前的“万元户”。那么,按他的计算方法,25年的养老成本将达到472.13万! 对于上有4老、下有2孩,并且延迟退休的80后、90后来说,不仅需要靠工资维持生计之外,还要承担出现疾病的风险和意外风险。社保仅仅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养老只能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