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信《未来亚太地区老龄人口医疗保健成本研究报告》: 日前,达信发布《跨入金色年代——未来亚太地区老龄人口医疗保健成本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至2030年,亚太地区老龄人口医疗保健年均开支预计增长5倍,即从5000亿美元增加到2.5万亿美元,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老龄人口医疗保健需求将增长71%,同时医疗成本价格上涨。 人口老龄化面临诸多风险报告指出,由于受社会经济环境改善和人口寿命延长的影响,亚太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给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从国别比较来看,未来15年新加坡老龄人口比例将从11%上升至20%,法国却用了49年的时间才达到同一比例。预计到2030年,日本老龄人口比例将突破28%,成为全球首个“重度老龄化”国家,同时,香港地区、韩国和台湾地区老龄人口比例预计超过21%,迈入“中度老龄化”的行列。 报告指出,亚太地区许多国家正处于从过去的“人口红利”享受期转向未来的“人口赋税”承担期,人口结构的重大改变产生一系列财务和社会经济风险。一是医疗和长期护理风险。社会老龄化加速导致疾病发生率上升和慢性病普遍,同时,传统家庭护理模式的消失,使老年人面临更大的医疗保健风险。二是养老金和社会保障风险。所有国家积极应对公共福利系统存在的完备性和可持续性难题,确保受益人获得充足的福利保障。三是企业风险。企业应积极调整商业模式,通过开发新的收入来源或者抓住“社会老龄化”孕育的商机,否则可能失去新的增长机遇。 社会老龄化产生三大问题 报告认为,由于老龄人口医疗保健需求增加和开支上升,会给社会老龄化产生三大突出问题。 首先,融资来源的稳定可持续性。人口寿命延长、持续低利率环境、医疗成本涨幅超过GDP增长,这三大因素综合作用产生一系列挑战:公共医疗资金无法满足需要,老龄人口医疗保健成本飙升,可能迫使相关国家政府削减非医疗保健开支、提高税收、扩大债务融资和财政赤字,或者将财务负担转嫁给私人部门和居民个人;医保产品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长寿风险预测难度大和未来医疗成本发展趋势,使得大部分老年人无法负担医保保费。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还面临保险公司大幅提升保费的情况。 其次,填补医疗保健供应缺口。研究表明,大部分亚太国家和地区医疗保健存在显著的供需缺口,为满足未来社会老龄化的需求,需要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比如,个人退休金收入无法负担医疗开支,许多亚太国家的社会保障和养老金体系基础薄弱、家庭内部的支持减少、医疗服务自负额度较高,因此,医疗保健开支将耗费老年人的退休储蓄资金,老年人将不得不在拿钱看病和其他生活开支之间作出选择。 再次,长期护理人员不足。到2030年,亚太地区长期护理人员缺口将达到1820万,其中,仅中国大陆就需要新增930万专业保健护理人员。 大力开发多种养老产品 针对上述情况,报告指出,未来应开发面向老龄人口的具有市场生存力、价格合理的医保产品。依据“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应用,未来可望提高医保风险的计量评估水平,新技术有助于根据投保人的风险状况和今后年份医疗成本分布情况设定保费价格,从而提高定价准确度。此外,创新保费支付方法(如在投保人工作期间提前支付医保保费),通过优化保费定价和支付方法创新,促进保险公司以更低的保费价格承保医疗险。 同时,应创新住房反向抵押计划。保险公司经营住房产权反向抵押产品需要承担长寿、利率和资产价格风险,因而具有一定难度。从财务角度考量,相关产品可能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另外,在亚太地区,出售家庭财产还存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障碍,保险公司应针对现实情况开发创新产品,以提高吸纳率。例如,住房反向抵押与寿险和非寿险产品相结合的混合型产品,一方面确保内在风险最小化,另一方面为借款人的配偶(或继承人)提供贷款期终止继续保留相应资产的选择方案。 另外,还应加快老龄人口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建设。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为利用低成本的国际资金和建立组织完善的政府和私人部门合作创造了机遇。为抓住这一机遇,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政府部门应消除阻碍国外投资流入的主要障碍(如法律和财务体系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将缓解国外私人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完善升级和商业化操作,有助于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另类投资资产类型。此外,资金众筹的持续增长,也为其进入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开了大门(如城市公共项目融资众筹平台Space- hive.com成功投资支持一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然而,为升级扩大众筹模式,满足几十亿元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需求,各国还需要在监管政策、新技术和融资方案等方面出台配套支持措施。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