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内蒙古的王大爷去银行存拆迁款时,被营业网点的工作人员说服购买了一款为期五年,年利率5.5%的理财产品。王大爷本以为5年后就可以取出本金和红利,却发现理财产品其实是款保险产品,合同的终止时间是自己100周岁。对于这样一份“死后才能领”的终身寿险产品,网上的骂声此起彼伏,有人认为保险公司没有起到告知义务,还有人认为是王大爷只求收益根本没看条款,还有质疑声音指出既然是终身寿险,为何只保障到100周岁? 看到这样的信息坦白来说是既愤怒又有些伤感。愤怒的是“销售误导”害人害己;伤感的是大众对于寿险产品的误解误读。到底终身寿险是恶魔还是天使?它的形态、特点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人适合购买?如何避免走进购买误区?本文希望通过理性的描述让消费者客观了解。 什么是终身寿险 终身寿险,顾名思义,是一辈子都有效的保险,就是在任何年龄如果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一般到生命表的终端年龄100岁为止,如果被保险人生存到100岁,保险人则向其本人给付保险金;如果被保险人在100岁之前任何时候死亡,保险人都向其受益人给付保险金。 从《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中可以了解,终身型产品的现金价值是以客户投保年龄来进行演算的,终极年龄是105岁。换言之,不论保险合同的终止时间是被保险人100岁也好,105岁也罢,实际上都是正常的“合法”期间,说的更通俗些,这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如果被保险人活到106岁或107岁则依然可以继续享受保险保障,理论上讲,终身寿险可以承保至104岁以上直至身故。但从中国人口目前的平均寿命来看,远不及这一水平。《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 什么样的人适合买终身寿险 第一类是保费负担能力较高的人群。终身寿险缴费期长,适合有固定收入且收入较高的人群购买。如家庭中的经济支柱,除了购买保障事业黄金期的定期寿险之外,还应搭配终身寿险、意外险等保险作险种组合,做到真正的全面身价保障。 第二类是有储蓄和高额保障目的的人群。终身寿险虽然要到被保险人身故后(或生命表的终极年龄)才可以拿到保险金,但也正因为它的长期性,储蓄功能却能产生较为客观的现金价值。目前有很多终身寿险产品附加分红功能,既可以当作储蓄又可以做保障来使用。如果在保险期间到期前有资金的周转需求,可以采取保单抵押贷款功能来实现。 第三类是有财富规划需求的高净值人群。终身寿险是一种非常适合作财富规划的保险险种:它特有的保险责任---需要被保人死亡后才能赔付,且受益人可以完全按照投保人的意愿指定,受益金可以按照投保人的意愿分配。希望将财富留给下一代的人,可以通过购买终身寿险达到财富分配目的。尤其对于一些高净值人群来说,定期寿险由于只保障一段有限的时间,并不能满足保障终身的需求。 终身寿险购买中有哪些误区? 误区之一:终身寿险是身故之后才能得到的保险,自己用不上,保了也没用。 保险作为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它的保障功能体现的不仅仅是疾病或死亡,而是在发生不幸时的资金财务保障。家里的经济顶梁柱要优先购买商业保险,以便为整个家庭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
误区之二:社会保险保障挺齐全,有社保就足够了。 社会保险属于强制保险的概念范畴,包括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等种类,但这类保险所提供的只是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如工伤保险的保障仅限于工作期间,医疗保险的无论从深度的费用还是广度上的用药范围都有限,养老保险所提供的退休金替代率也不足40%,概而论之,社保并不能满足广大家庭对风险管理规划的需求。 误区之三:终身寿险保障高,什么人都可以买。 根据各家保险公司的不同的投保政策,高龄人士(通常是超过65岁、70岁)是无法购买的。另外,考虑到人寿保险费率的重要基础是根据投保人的年龄计算,年龄越大缴费越高,年龄越大相对保额越低,终身寿险的高杠杆价值无法体现,失去了购买的本质意义,建议在25岁至45岁的职涯黄金年龄购买。 误区之四:定期寿险比终身寿险便宜,所以买定期寿险比买终身寿险划算。 定期寿险性价比高,很好的体现了了保险的保障的本质,且保费成本低,保障高,但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届满时仍然生存,保障缺失的风险和再次购买保险费用攀升的风险是不得不面对的。对于终身寿险而言,投保人可以得到永久性的保障,且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强制储蓄,但同时保费较高,缴费时间较长,中途退保可能损失较大。其实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对于年轻、收入较低、重视保障的人来说,定期寿险是较好的选择;对于收入较高、重视晚年保障、投保年龄上限在50周岁至60周岁之间,想实现养老规划和资产传承、避税的功能,终身寿险是较好的选择。当然如果特定期间需要高保障,可选终身寿险+定期寿险的组合险。 到底该不该买终身寿险?
建议秉持保险配置的基本逻辑:即保额优先原则。 举个“栗子”:郭破虏30岁,房贷50万,郭靖和黄蓉双亲渐老,幼子郭小小3岁,老婆王铁柱没工作。典型的家庭支柱,如果不幸离世,家庭将遭受巨大打击,所以小郭需要一份人寿保险,保额至少是:房贷50万+父母养老金20万+孩子教育金30万,总计100万。但小郭因为武功根基不牢、努力不足,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在寿险上的预算每年只能拿出8000元,这笔钱如果买终身寿险,最多是50万,保额不足,基础风险都对冲不了,更不要提资产管理和财富传承了。 所以,到底买不买终身寿险,要先考虑总保额和基本预算,这个前提满足了,再综合自身的理财习惯、家庭结构和财产分配情况,考虑是否需要一份终身寿险。 最后回到前文提到王大爷的案例。如果王大爷只是想稳健增值,期望每年固定5%的收益,可以选择银行大额协议存款、私人银行专属理财、债券基金+定期存款、信托等多种方式;如果王大爷想将拆迁款做财富传承给家人,可以选择终身寿险+意外险+医疗护理险的产品组合方式。 终身寿险不是恶魔,也许她只是放错位置的天使。
|
下一篇: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到底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