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意外险 医疗险 团险 儿童 万能 货运 案例 港险 社保 知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旗下栏目:重疾 生存 两全 理财

买重疾险,防坑指南,读懂这5点没人能坑你!

来源:未知 作者:bluceshen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20

上周有一篇文章刷爆了各大平台☞从陆家嘴到中山医院的路其实没多长!魔都28岁金融女突然患癌写下的人生感悟。



文章是一位年仅28岁,却不幸患上淋巴癌的金融圈妹纸,写下的患癌感悟。


在那次体检之前,她和大多数我们一样,正青春的年纪,充实忙碌的工作,幸福稳定的家庭......

可是,重疾和意外这个恶魔,从来不和我们商量,说来就来。


这篇长文,记录了这位28岁的硬核知识型美少女,从体检到各项准备、治疗,以及很重要的心理建设和中长期策略,发生的点点滴滴。


小编认认真真读了好几遍,既感动又心酸。

希望这位战斗力爆棚、意志力坚强的美少女,战胜病魔,早日康复,余生皆欢喜。



其中有一段让无数网友愤怒和可惜:


然后就发生了把我气得半死的事情,我发现我一直以为自己拥有的我妈在五线城市老家给我买的保险是个分红型寿险,而且保额才5万,交了8年保费,每年几千块钱保费居然保额才5万!


这不是最生气的,更生气的是发现有个保额为1万块的重疾给付险!1万块!!!!现在1万块能解决什么问题!!!能看什么大病!!!




在癌症面前,这点保额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了。分分钟想让你大骂“保险是骗人的”有没有?每年几千的保费,交了8年,保额5万,大病才给赔1万!重疾险要保的高额治疗费,康复费用,收入损失弥补,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实在让人心痛,又一张关键时刻撂挑子的保单!

PS:28岁,女,哆啦A保50万重疾保额附加300万重疾医疗,只要7210/年,有大额的保单,应该是不幸罹患重疾的朋友最大的庆幸了。

类似的故(shi)事(gu)还有很多······来自买保险的朋友分享:

"
原本计划买某一类型的,但是经业务员多次软磨硬泡,就买成了xx款。投保以后才发现,以为是能符合需求的产品,其实保障少的可怜,保费又高,分红也不多,还得等很多年······退又不能退,不退又占预算,很尴尬了。
"

既有无良保险业务员的诱导,也有小白们对保险完全不懂的原因。今天小编哆啦就整理了5条买保险人人该遵守的原则。马上又到保险业的年度盛典-开门红了,这篇能让你不踩大坑,或让你节省上万的保费。

  • 先大人,后小孩

  • 先保障,后理财

  • 先规划,后产品

  • 先保额,后保费

  • 先人身,后财产

1先大人,后小孩


孩子永远是一个家庭的重心,很多人都是因为宝宝出生,才考虑购买保险的,出于想给孩子最好的,会花不少钱给宝宝,可这样就真的对吗?

全球知名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曾在调研了全球10万个财富不断增长的家庭后,提炼出一张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建议将家庭财富分配为4个账户:



现金账户:要花的钱(10%)

杠杆账户:保命的钱(20%)

投资账户:生钱的钱(30%)

保本账户:保值的钱(40%)


一个家庭保命的钱最多不超过家庭收入的20%,小编认为这个占比略高,只要10%通常就足够给全家配置性价比不错的保险了。

假设年收入20万的家庭,每年拿出10%的预算,就是2万元给全家买保险,先给孩子买个7000+的重疾和寿险,那么给大人的空间就比较少,剩下的1.3万给家庭支柱有点紧张了。事实上这种的方案屡见不鲜。



所以小编哆啦建议,买保险一定要做到先大人,后小孩,首先要保障家庭经济支柱(家里挣钱最多的人)的意外、重大疾病和寿险已经获得了充分的保障。即便风险来临,孩子也可以通过大人得到的大额理赔款生存下去,接受不错的教育。

相关内容回顾:少儿保险哪个好:重疾和分红该如何选择?


2先保障,后理财


现在很多人手头有不少积蓄希望通过分红险,养老险等打理。小编非常支持银保监会倡导的“保险姓保”,买保险一定要做到先先保障后理财。



先看一个真实案例:


MH370 航班失事后,保险公司对飞机上所有乘客的保险进行了排查,有一位顾客的保单令人印象深刻。在失事前,这位顾客趸交 20 万购买了一份理财型保险,身故只能赔付 21 万。


要是这位客户能拿出000元左右规划寿险,失事后理赔几十万,也算对家庭的活着的人的安慰。


通常在保障缺失配置理财险时会有这样的弊端。


(1)保费超支

2015年中国家庭资产中位数为33万,按照资产配置象限图,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家庭至少要拿出6.6万来买保险,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明显负担过重。小编认为,33万的家庭能拿出3万也可以做到不错的保障覆盖。那如果买了年金险,教育险,养老险的大额理财,留给保障的预算就捉襟见肘了。


(2)过于强调保本升值

由于教育金等理财险一般是为孩子上大学准备,养老准备,缴费期限本就不短,中途取出还有损失。从升值空间看,大部分产品每年收益在1.8%-3.5%,并不比货币基金有优势,算上通货膨胀,实际更低。确实有点像被“套住”了。


以某热销产品为例,分10年每年投入1万元,第一年在万能账户额外追加1万,10累计投入11万。18年后收益,分保底、中档、高档,分别是16.3万、18.3万、20.2万。每年收益大概在2.8%-4%间,确实不算高。


所以对于普通家庭,找到家庭的潜在风险,给家庭成员匹配足额的保障,如果经济条件不错,再配置养老,教育金等长期理财险。


3先规划,后产品


小编也经常在后台收到咨询:xx福和XX人生哪个更好,我要买哪个?

这种问题小编很难回答,因为买保险是一个很专业很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个人的健康,风险,预算等权衡,不仅要有完整规划,还要跟进调整。


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收入,不同的负债和消费,都会影响到保险配置。所以一定不要盲目跟风,买到不合适的产品,一旦买错,退保有损失,关键时刻还掉链子,解决不了应急问题。



教大家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可以先拿一张纸将家庭成员可能的风险和保障需求写出来,考虑整体的预算,再考虑对应的产品。譬如我们通常会面临哪类风险或保障需求呢?无非五大类:

(1)小病小伤少花自己的钱;

(2)特定大病不缺钱;

(3)万一闯祸少赔钱;

(4)家庭财产少损失;

(5)自己不幸,家人生活零风险。


至于具体给谁买,要买哪些,包括先买后买的顺序,及预算占比,就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了。


所以,如果是业务员建议你买某款保险,是需要警惕的,因为有些人只会推荐他们了解的、销售提成高的产品,才不会管是否适合你。

相关的思路可以参考小编的配置案例:【保险规划】年收入10万的一家三口,怎么买保险


4先保额,后保费


根据2017年18家保险公司公布的理赔报告,我们能看到,大家的理赔保额很低。


目前癌症的治疗费用平均在 30 万左右,买一辆车都要十几万了,如果家庭经济支柱罹患重疾,获赔金额太少,买保险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买保险就是买保额,要以小搏大,杠杆越高越好,花最少的钱,获得的理赔越高越好。所以一定要做到,先保额后保费


这里小编介绍下“杠杆比”,可理解为用多少保费撬动多少的保额。通俗来讲肯定是花最少的钱,能获得的理赔越高越好。像重疾险,一般建议将保额做到年收入的3-5倍。当然也不能因此陷入了误区,希望保额越高越好,或者过多在意付出了多少保费,却不太关心购买的保险产品所能提供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


5先人身,后财产



这条相信不用小编过多解释了,人是创造财富者,没有人的保全,也就没有财富的积累。人的保障始终比财富的保障更重要。在考虑买保险时,一定要分清主次,处理好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关系。

尤其是房贷、车贷压身时,更不能忽视人身保险,而且保额还应能够覆盖贷款额。要不然,还款期间不幸确诊重疾了,贷款还不上,房子、车子都被银行没收了,那真的会欲哭无泪的。


此外,如果你是生活在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域,及时补充适当的家财险确实是有必要的。爱车被损毁的心情,谁痛过谁知道。


小结

通过5个原则,是想告诉大家,保险就像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商品一样,是可以为我们所用,作为我们转移经济风险的重要工具之一的。不要将保险想得太难,但其中确实有很多小细节值得我们注意。


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事前想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保险又能否解决我们的需求?务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和设计。如需任何咨询,请微信联系18588965883,为您提供专业、便捷的服务。



责任编辑:bluceshen

Copyright(C) 2010-2018 www.baozhidao18.com 版权所有 (C) 保之道 粤ICP备17107411号

联系电话:0755-26415179 邮箱:bluceshen@baowo1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