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意外险 医疗险 团险 儿童 万能 货运 案例 港险 社保 知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旗下栏目:重疾 生存 两全 理财

被绕晕啦?一篇让你成为重疾险专家!

来源:未知 作者:bluceshen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04

重疾险是最复杂的保障型保险,没有之一。

 

其他的保险,挂了赔意外赔,无非就是界定一下死亡原因,事故情况,而重疾险,关系到疾病程度的界定,而且产品形态也很多,各种疾病种数的,时间长短的,所以很多人就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选~



所以,继续很严肃的写科普文。大家可以一如既往地掏出(可怕的…额不..)小本本记笔记~

 

从疾病类型分

 

01

防癌险

        防癌险,顾名思义,只保癌症,确诊癌症了就赔钱,但是通常原位癌除外,或者作为轻症,大家平常所听到的谁谁谁癌症了,花好多钱治疗,又做手术又做化疗的,都是保险赔付的癌症,原位癌是属于另外一个体系的东西,所以不用担心,只要病例报告上写的不是**原位癌这几个字就都是正常的癌症。

    

    a.癌症占女性重疾发病率的80%左右,男性重疾发病率的70%左右,所以,如果预算特别不够买不了重疾,那么在年轻的时候防癌险也是可以顶一阵的;

    b.另外一种用途就是补充保额,如果已经买了一定额度的重疾险,额度还不够但又没有太多的预算加重疾,那么加防癌险也是一种很好的处理办法;

    c.对于健康状况有一定问题的人来说,防癌险的核保会更松一些,比如对于心脏疾病这些,癌症不涉及这种器官,自然核保就会更松,因此对于健康状况亮红灯的投保人来说可以尝试一下防癌险。

 

02

重疾险

        重疾险,顾名思义,重疾了就赔钱,但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界定“重”,因此,保险公司就列了很多条件和要求,要符合要求以后才算“重”疾,癌症是这中间最好达到的,重疾险是包含所有防癌险的赔付责任的,都是确诊就给钱,而其他的病需要满足一些检查,报告,或者住院的条件。

        a.重疾的作用在于收入损失补偿,也就是,生病了没办法工作,这几年的收入损失由重疾险补偿。所以,重疾险和医疗险没有替代作用,两个各有各的功能,重疾的保额至少买到目前年收入的3倍以上。

        b.收入再低,都可以买得到合适的,足够额度的重疾险,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拿保障时长换保障额度,也就是说同样预算3000,宁愿选择保到60岁的60万保额,也不选保到70岁的30万保额。

        c.高收入人群,要看有没有替代收入,比如不用干活收入都不会受到影响,或者受影响很小,那么可以少买一点保额,否则,3倍年收入的保额是必须的

 


03

单病种

       白血病险,手足口病险都是属于单病种产品,就是只保这一个病,通常都是一年期的短期保险,看起来价格便宜,但实际上这些单病种发病率极低,只是大家听的比较多觉得好像发病率高一样,单买很多个单病种险种,还不如一步到位买个保障全的重疾,重疾价格还更便宜。比如,一个白血病险一年期50万保额卖80块,一个手足口病险也要50块,买六七个这样的险种就将近500块了,而覆盖百种疾病的少儿重疾险三十年保三十年交费的,50万保额每年也只要500块,还有少儿高发重疾双倍保额增长,你说哪个更划算呢?

 

   

如果重疾保额已经买够了,对某个疾病特别担心,那么可以选一两款作为补充,但千万要记得,重疾险才是王道,单病种挑不起大梁

按保障时间长度分

 

01

一年期重疾


一年期重疾,采用的是自然费率,也就是说,活一辈子就要交一辈子的钱,年轻的时候病少,那费用肯定低,而年纪越大,价格越高,另外没有保证续保,如果身体出现异样,很有可能无法续保,正常的长期保险采用均衡费率,保费定价中考虑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对保费的抵充,因此一年一买的保险就算每年都能买,那么一辈子的总费用也要高于长期保险,如果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一年期的保险是没有买的必要的,即便是补充保额,也可以选择定期20年,30年的保险,而不是一年一年买。


因此,在网上买了一堆一年期重疾的人,不要太满足于自己买的性价比高,你只是牺牲了长远的利益选择了便宜的当下,实在不理性。



一年期的保险意外险和健康险,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可以出,不光是人寿保险公司,健康险保险公司,连财产保险公司也可以出,这是监管的规定,我们经常看到的众安,安联,经常出噱头一年期保险的平安财产保险,都是财产保险公司。

 

02

定期重疾


定期重疾,就是保一年以上,终身以下的时长的重疾险,通常有保20年,30年,保到60岁,70岁,80岁等。买定期重疾最大的疑问在于,退休以后怎么办,到期了怎么办,到期了还能不能买到保险?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伪命题。当经济能力不足的时候,我们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就跟我们钱不够买重疾,先买防癌险顶一阵子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把风险最高的先解决掉,防癌险解决的是病种的发生率,定期重疾解决的是生病给人带来最大经济损失的这段时间的可能性。


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中年顶梁柱和老年,在中年阶段承受的责任是最大的,上有老下有小,在老年阶段,已经是风烛残年,本来也不挣钱,那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发生疾病,也不会有收入损失发生,也就失去了买重疾最大的意义(收入损失补偿),那个时候生病,可怕的是没有医疗费等死,但说的难听一点,老年人生老病死已经是确定事件,有能力那么奋力去救去续命,没有能力,就算是等待自然死亡也是正常的事,我们如果现在有能力,那么为老年后的生活多考虑一点,但是如果没有能力,那么就应该把退休前,或者70岁前作为重点保障目标,至少要保证在退休前生病,家庭生活是不会受到影响的,这个保额就一定要做高,宁要50万定期,也不要15万终身,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以后经济条件好了,还有机会给自己增加终身重疾,保险不是一份可以管一辈子,而是要随着自己经济收入的增长随时增加保额,增加险种


搞清楚保障的重点,意识到买保险是个终身事业,才能每一次买都买对,买够,并且不给自己造成过大的经济负担。

 

定期重疾又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两者的差距非常远。


定期消费型


消费型,顾名思义,就是消费掉了,不出事的话,保费就是保险公司收了,很多人觉得这种保险是不划算的,没有出事钱就白交了,这其实是完全没有理解保险的设计原理。


保险就是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率是稳定的,保险公司知道这种发病率,于是把这些发病人群的赔付总费用,除以总的特定人群数,就大概算出来了一个保险的赔付成本,一个人拿的钱多,是因为其他没有生病的人把钱都给了发病的这个人,你的保费并不是被保险公司给咪了,而是给了有需要的人,如果这个发病的人是你,那么你也是拿了别人的保费。所以,你看,大家是一个相互帮助的圈子,保险公司就是从中赚了管理费,加了自己的利润,做公司肯定是要盈利的,这个要理解,但这个盈利赚的是在成本价上面增加的保费,而不是说谁没生病就把谁的保费给赚了。


因此,买消费型的保险你就相当于加入了一个互助组织,这个组织是有官方监管,并且组织方是有合法资质并且要能保障长期赔付的准备金,要负责把符合健康要求的人纳进来,把钱赔给应该拿的人,这里面是有很多的服务的。


我们市场上所看到的互助组织,比如水滴,壁虎,抗癌公社等等,都是没有官方监管,没有牌照的私营公司发起,风险管理能力远不及保险公司,更没有赔付准备金之说,付互助金也具有随意性,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合理的定价机制,那么这样子的互助风险就极高,很有可能付了钱想要拿到赔付就拼谁生病早,否则多年以后公司在不在了还不一定,一次又一次付出的互助金加起来可能要比保费还要贵,加入纯属好玩,千万别依赖



消费型的定期重疾,价格便宜,保额高,可以选择保到60,65或者70岁,最长保障不要超过70岁,因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6,买到80相当于买了个终身险,价格会增加很多,就起不到买定期险的作用了。


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消费型定期重疾是刚需,对于中等收入人群来说,消费型定期重疾是最高保额的好搭档。

 


定期返还型


返还型,顾名思义,如果不出事的话,到期返还所有保费,或者返还120%保费,大多数的人认为这种保险是最划算的,有事赔钱,没事返还,完全占到了保险公司的便宜,殊不知,这种保险,才是上了最大的当。


首先:返还保费至少是几十年以后的事。几十年后,货币贬值非常厉害,现在交的那点保费,几十年以后给你,就算是按照120%给你,也不值什么钱了,想想80年代的1万,跟现在的1万,购买力一样吗?如果80年年代买一个30年以后返还1万的保险,到如今的30年以后反给你120%,你能接受的了嘛?那个时候的1万恐怕是可以买一套房子了吧。用你现在的钱换未来同等额度的钱,中间的投资收益都被保险公司赚走了,这就是返还的本来面目。一定要记住货币的时间价值。



其次:由于返还,保险的定价会高好几倍。同样的预算,本来可以买消费型50万保额,买返还型就只能买10万,并且保费还要几十年以后再给回自己,且不说将来返还的钱不值钱,你应该买50万的保额,确因为贪图返还买了10万,结果真正出事的时候保额根本不够用,那么这个保险买了,又有什么用呢?既赔不了多少钱,又赚不到收益,这种大无畏的慈善都贡献给保险公司,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


 *安安鑫宝,太**的少儿超能保等等,大品牌的保险公司就是喜欢出这样的保险,吃定了消费者想去贪图返还的保费,吃定了消费者对大品牌的信任不会卖垃圾保险。



 愿者上钩,希望不是你。

 

03

终身重疾


终身重疾,顾名思义,就是保一辈子,活到多少保到多少,因为人一辈子大病的概率高于70%,所以即便是只赔付重疾,都是大概率赔付事件,那么就不能通过大批人群互相帮忙的方式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终身重疾的保费会比定期重疾贵很多,因为要负担高发病率的老年时间。


人人都想买终身重疾,但不是人人都能买的起,终身重疾只适合中等收入及以上的家庭购买,这样买够足够的保额还不会给自己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终身重疾也分为消费型,标准型,和返还型三种,区别也非常大。


终身消费型


终身消费型,就是终身只保重疾的保险,如果生病了,那么赔钱,如果一辈子不生病,那么挂就挂了,保费也不退还或者是可以返还所交保费。这个时候大家应该知道,等挂了的时候才返还保费,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毫无压力的,因为对大部分中年人来说,这是五六十年以后的事,钱已经根本不值钱了。


所以,消费型重疾险是终身重疾中最便宜的,保险公司为了把价格做到极致,一般的消费型终身重疾的保障责任都是裸的,只有纯一次性重疾赔付,或者最多加一次轻症,其他的保障通通都没有。价格便宜是有道理的。


终身标准型


标准型重疾险,是一辈子生病则赔保额,不生病则身故的时候赔保额,也就是说赔付概率是100%的,只是赔的迟早的问题,所以价格就会高一些,各种增值服务,人性化保障责任,比如豁免,比如多重赔付等等都会在标准型重疾上面出现。


 这是目前市场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型号,目前国内标准型重疾无论是价格,责任,服务及理赔,已经都比香港做的好了,大家大可不必跑到香港去买保险,毕竟,国家不赞成,我们也不要跑大老远买个没什么优势的东西。



终身返还型


返还型其实是标准型的一个变种,在标准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老年以后保费返还,这其实跟返还型定期保险是一个道理,现在多收你一些保费,然后拿多收的钱去投资理财,然后等老年以后一笔给回你,退给你保费后保障责任还依旧存在,因为保险公司并没有动你真正保障的钱。


与其交给保险公司来理财,还不如自己搞,除非超过40岁,想买终身险,但买什么都贵,并且离返还保费也没差多少年了,可以顺便把这笔钱当作养老金,买一买,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保险是完全没有买的必要的。

   

按照赔付次数分类

 

最开始大陆的重疾险都是赔重疾一次的,也就是说确诊一次重疾,就进行赔付,合同终止,后来香港的保险搞出来个多重赔付,看起来很有道理啊,因为人得完一次重疾的概率再得第二次重疾的概率会很高,并且保险只要是得了重疾就永远没有机会再买保险了,这对于被保险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风险漏洞。不管客户怎么想,觉得我一辈子得一次重疾就很悲催了,怎么还可能得第二次,但事实就是,现在的二次重疾越来越多,而且一次重疾年轻化越来越严重,二三十岁就来个重疾,这一辈子怕是两次都打不住吧。。。好怕怕~~还好有多重赔付重疾的存在。

 


画外音:当年香港的多重赔付确实是要好过同时期国内的重疾险,这就是香港保险比国内保险好最原始的依据啦,可是,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重疾险在国内百花齐放,创新毫无底线,香港的重疾已经在保障层面上没有了优势,尤其是2016年底收紧外汇外流,买香港保险交费特别麻烦,而且香港人一板一眼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服务水平跟国内相差太远,独特的理赔没有时效性的要求和诚信告知的法律环境,也导致大陆人民在香港的理赔之路异常的艰辛,所以,不要再拿着老新闻去买港险啦,如果你生活在大陆,妥妥的果断上大陆保险。

 

01

轻症多重赔付


轻症多重赔付是标准重疾险的标配,从华夏人寿创立常青树系列的那天开始,就标配了上来,而且是不分组的。每次赔付20%左右,3-5次赔付逐渐成了各家保险公司设计产品的基础参考标准,当好保险越来越多的时候,大牌公司们坐不住了,纷纷给自己的保险也加轻症赔付,可是要么是赔了轻症就重症保额减少,要么就是要另外收钱,一点诚意都没有,具体哪些大牌公司,大家自行对号入座。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终身重疾才有轻症多重赔付,今年以来,定期重疾也有了轻症多重赔付,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含有轻症多重赔付的定期重疾价格比不含有轻症的或者是只含一次的价格只高一点点,给大家带来的安心可不只一点点。



更有厉害的保险公司,直接开创了在终身重疾中设立中症这个名词,也就是把轻症里面看起来比较严重的那些单独列出来列为中症,赔付额度直接从20%,25%上升到50%,中症实际上就是轻症的升级版,很多的轻症名字叫轻,但实际上还挺严重的,所以把中症单列,确实是很人性化的做法。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保险的轻症多重赔付到底有没有优势呢?


(1)终身重疾


轻症和中症都是免费是最基本要求,不分组+保额会涨这是最优选项,次一等是不分组+保额一样,如果轻症和中症没有间隔期就是加分项,有间隔期甚至间隔期长就减分了。


如果没有中症,只有轻症多次,也算得上好产品,但是没有那么卓越。


如果轻症要另外收钱,只有一次,或者占保额的,那就不用考虑了,根本上不了台面。



(2)定期重疾


定期重疾价格便宜,往往轻症及豁免是要额外收费的,但是没有关系,额外收费通常都很便宜,并且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附加,如果两个产品要比价格,那么一定要把二者的保险责任加成一样的才可以,比如一个是自带轻症,一个是要付钱另加,那么第二个要把价格加上去才能对比。


最优的当属轻症多重赔付了,次优的就是一次轻症赔付,最差的是没办法加轻症的。定期重疾的责任通常要比终身重疾的少很多,所以大家不要把终身重疾的多样化责任来要求定期重疾,如果定期重疾能做到跟终身重疾一样,那么相信价格也没有那么大区别了。

 


tips:轻症豁免

轻症豁分为投保人豁免和被保险人豁免,绝大多数的标准重疾险都含有被保险人轻症豁免,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得了轻症,如果这个时候保费还没有交完的话后面就不用再交了,终身重疾一般是标配,定期重疾大部分是要额外付钱就可以有。而投保人豁免一般仅存在终身重疾上,也是要另外付钱的,买投保人豁免,投保人需要跟被保险人一样做健康告知,并且要求更严,所以只有身体健康的投保人才比较容易加豁免,而且,大人给小盆友加比较便宜,而大人跟大人之间就不便宜了,除非是家庭经济支柱和全职另一半的组合,只要两个大人都有交费能力,那么把省下来的保费买其他的保障效果更佳。

 

02

重症多重赔付


重疾的多重赔付,在文章的开头已经说了,是从香港学来的,第一代产品是在2016年末出现,以陆家嘴国泰的美泰人生为代表,分配赔付,保费比最便宜的单次的高30%;半年后,很快产品升级到中意悦享安康,开创了2次不分组的时代,当然价格也要贵一些;很快,分组的多重赔付价格就将到和从前的最便宜的单次赔付一样了,多重赔付变成了标准重疾的标配。


而今年以来,保险公司一改过去减保障降价的新产品策略,变成了把保障做的更人性化,但价格略高一点点的路子,其实,对于能买得起终身重疾的人来说,价格差个5%,10%,根本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多出的这价格能否有更多的人性化设置,比如保额会增长,间隔期更短等。



多次赔付的重疾仅存在在终身重疾上面,而且是标准型终身重疾,含有身故赔付的。只有在有一定利润空间的保险上面,保险公司才敢增加更丰富,更人性化的内容。


(1)分组


分组是多重赔付的保险中最讲究的点,如果分组有利于消费者,那么保险公司的赔付概率会高很多,如果分组有利于保险公司,那么其实赔付的概率会下降不少。当然,不分组是更好的,但是目前只有香港有3次不分组的重疾,价格在30岁的时候就已经总保费=总保额了,失去了保障杠杆,实在高不可攀;大陆的不分组最多是两次,价格也亲民很多。


如果只能买分组,那么到底怎么分组才是最有利于消费者的呢?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来看重疾的发病率,最大发病率的一定是癌症,所以癌症需要单独分一组;排第二名的是脑血管疾病;排第三名的是心脏类疾病;排第四名的是肾病,这四种疾病占比加起来已经占到97.2%(数据来源:中国人身保险业生命表,2010-2013)那么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把这四种病分到四个组里,用户的赔付率就是最高的;如果把其中两种或者三种混在一组,那么就是耍了心机。目前来看,分组最合理的是天安健康源悦享,其他的都或多或少的混淆了其中两种或以上疾病


不要小看了分组的玄机,实则能为保险公司省下不少赔付成本,而且普通的用户还看不出来。




(2)保额增长


多重赔付保额每次会增长又是一个唬人的地方。大陆人去香港买保险,除了听说香港保险好之外,就是看中了分红,这个分红可真是诱人,看起来涨的很快,可惜的是,这都是假的,没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能做到演示的分红,想都不要想,早点死了这条心吧,本来分红险的实际收益率就很低,在终身重疾险上的分红比起纯粹的分红险就更少,你想要一份钱达到两种效果,本身就是痴心妄想,保险公司也乐得你那么容易上钩,随便做几个演示图就骗了不少人,即便是每份计划书下面都写着本分红只做演示用,还有99.9%的人上赶着要上当。国内也有号称保额会涨的金佑人生,不仅保额涨不上去,还要为这个会涨多付很多保费,用同样的价格,标准型重疾第一天就可以达到金佑未来几十年都不一定达到的保额,哪个实在明眼人一看便知。



大家想买分红的目的是想让收益能补的上通货膨胀,省的贬值以后不够用,第一忽略了根本不可能涨到你想要的数;第二还为分红多付了那么多钱;第三,就算是涨也要好几十年以后才能涨一点点出来,根本顶不上用,几十年以后也许都二次重疾了三次重疾了。


因此,把保额增长写在合同里,每次涨的额度也约定在合同里才是最靠谱的;从实用的角度来讲,第一次赔付,离的近,不涨也合理;第二次,第三次赔付离的远,应该涨的更多,大陆保险对于保额增长的创新就在这里,多次赔付后续保额增长。目前最大的增幅是到第三次时到250%,最少的增幅是第三次时到150%,中间的是到200%,只要是有就是好的,毕竟这种保额会涨的保险保费也没比不会涨的贵多少,涨的越多的价格越贵,增长到200%的比最便宜的多重赔付贵了10%左右,就看自己兜里有多少银子能支付多大的涨幅,这个涨幅可比金佑这种分红便宜多了。

 


责任编辑:bluceshen

Copyright(C) 2010-2018 www.baozhidao18.com 版权所有 (C) 保之道 粤ICP备17107411号

联系电话:0755-26415179 邮箱:bluceshen@baowo1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