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保险产品到底好不好,都会在其的合同条款条文里一一体现。 消费者只有把握了每一个细节,才能保障自己最大的利益。 你还在为应该选择哪款重疾险而发愁吗? 其实没有任何一款重疾险是适合所有人的,因为每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成员结构、风险承担能力等均不相同,适合他的产品,并不一定适合你,只有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才是最好的。 重疾险有这么几个选购的标准,小金整理了一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重疾的种类 除外责任越少越好 除外责任指“保险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理赔”。对于重疾险,保险公司都有责任免除,一般这部分内容所有保险公司的规定都一样(如下图),讨论的意义不大。 NO!估计有人会纳闷,明明保监会对它们的定义都一样,为什么保险公司的理赔标准不一样。因为不同保险公司对这些疾病的除外责任可能不一样。 举个栗子,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是25种常见重疾之一,大多数保险公司对该疾病的描述是这样的: 有些保险公司对该疾病的描述是这样的: 两个条款对该疾病的定义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第二个条款多了一项除外责任——被保险人在70周岁以后罹患该疾病,保险公司不赔。研究表明该疾病多见于70岁以上老人。因此,第二个条款的除外责任对消费者来说非常不利。 严重帕金森病也是25种常见重疾之一,有些公司对该疾病的描述是这样的: 套路跟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一样。 疾病定义一样,并不意味着它们的理赔标准一样,需要消费者去辨别。在挑选重疾险的时候,对于发病率高的疾病,除外责任越少越好。 轻度重疾 纯重疾保障 1、优势:保障简单。 纯重疾险就是只对重大疾病进行保障的重疾险,条款比较简单,我们只需要关注它的重疾保障即可。 比如疾病种类、重疾定义、保障期限、理赔次数等。 2、劣势:保障范围有限。 对一些症状比较轻的疾病没有保障,比如原位癌,因其治疗简单,许多重疾险将它从重疾责任中移除。 只购买纯重疾险的话,发生轻症疾病就要风险自留了。 可以说,我们购买大病保险最重要的就是获得重疾保障。 因此,在其他方面的保障都有足够配置的时候,可以选择纯重疾险来加强保障。 含轻症保障 1、优势:理赔门槛低、保障全面。 比如前面提到的原位癌,无法获得重疾理赔,但是可以申请轻症理赔. 如果购买了含有轻症保障的重疾险,就可以大大降低理赔门槛,给我们更全面的保障。 2、劣势:保费较纯重疾要高。 被保人轻症豁免 被保险人豁免,指被保险人确诊罹患轻症后,豁免后期保费。以50万保额,20年缴费,年交1万为例,如果缴费第5年,被保险人确诊罹患了轻症,就可以免交剩下15年的保费,保单继续有效。轻症豁免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实用。 赔付次数 单次赔付重疾险指赔付一次后,合同终止。 多次赔付重疾险一般会将几十种或者上百种重疾病种分组(一般会将具有关联性的疾病归为一组),赔付一次后,该组重疾疾病终止,如果被保险人罹患其他组的重疾还可以继续赔付。 如果赔付一次重疾后,再去买重疾险,保险公司是不会承保的,从这个角度看,多次赔付重疾险的存在价值很大。 怎么判断多次赔付是否值得购买?小金总结了如下几点: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有自己的优势,但不是必需的,还是那句话,没有人知道自己会生几次病,因此多次赔付不一定就是必须配置的。 用户应该根据自己的预算支出和个人喜好、需求来选择要不要购买多次赔付的重疾险。 写在最后 选择重疾险的原则:保障全面+高杠杆率。 保障全面包含两方面: 1.并不是说重疾和轻症的种类越多越好,而是指要包含发病率高的重疾和轻症疾病。 2.选择包含被保险人轻症豁免的重疾险。 简而言之,重疾险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所以还是需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重疾险选购宝典》目录 第一章:买重疾险有哪些“坑”,至少9个! 第二章:如何选重疾险?4种类型、4个关键 第三章:8个重疾险保障分别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一网打尽全国80款重疾险测评 第一节——储蓄型重疾险【共55款】 第二节——消费型重疾险【共11款】 第三节——少儿重疾险【共14款】 第五章:理赔有什么坑?怎么理赔更顺畅? 《重疾险选购宝典》完整版发布在:哆啦A保 公众号上,记得去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