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是为了预防重大疾病风险而准备的,一旦罹患了重疾,有重疾险的话,就不必再担心医疗费的问题。 但是,购买重疾险,一个不小心,也可能会遇到各种我们不希望遇到的情况,万一得了重疾却没法理赔,那保险可就白买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所以,投保重疾险,我们需要先明白以下几点: 1. 重疾险最好当做主险来投保 重疾险,既可以当做主险单独投保,也可以附加在其他险种之下,比较常见的就是投保寿险时附加重疾险。 重疾险如果含身故和全残责任,在同等条件下,比如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待期等相同的话,单独投保,要比附加在寿险之下的保费要低很多。 毕竟,寿险附加重疾险,一般来说,二者的保额是共享的,只不过多了寿险的责任,保费就会贵很多。 2. 含轻症保障的要比没轻症的好 重大疾病的发展,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少重疾患者在发现患病时,病情并不严重,重大疾病的前期症状可以称之为轻症,中期阶段可以称之为中症,但在不含轻症保障的重疾险中,轻症和中症都是不赔的。 就比如肾病,在临床阶段会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等多个阶段,而只有达到了尿毒症的阶段,重疾险才会赔付。 如果重疾险含有轻症、中症保障,那在尿毒症的前期和中期阶段被发现,也能够获得赔付。 只不过赔付的额度是有限制的,一般轻症会赔付保额的20%,中症会赔付保额的50%,具体的还要看合同约定。 需要注意的是,保障疾病数量一样的产品,保障内容未必一样,比如在心脏病轻症中,有的仅保障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但不保障冠心病动脉介入手术,有的仅保障冠心病动脉介入手术但不保障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 图片来源:摄图网 3. 重疾赔付没有生存期限制比较好 一般来说,重疾险是确诊后即能得到赔付,但也有的产品会有一个生存期限制。 生存期,也就是确诊罹患重大疾病之后依旧生存的一定时期,比如说28天、30天,等过了这个周期再进行赔付。 拥有生存期限制的产品一般能得到更高的保额,但建议不要投保此类产品,毕竟对于比较严重的重大疾病来说,如果没有巨额医疗费的支撑,可能活不过生存期。 4. 最好指定受益人 重疾险,如果被保险人罹患重疾了,保险公司直接赔付让被保险人及时治疗;但对于含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来说,就需要指定一定的受益人了,如果被保险人不幸去世,保险公司会将身故保险金赔付给其所指定的受益人。 如果我国有遗产税,那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不需要交税;如果没有指定,那保险金就会被当成遗产处理,赔付给法定继承人,但需要交税。 另外,建议指定多个受益人,将保额的赔付比例进行一定的划分,这样主要是为了避免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同时遭遇不幸,那就会默认受益人死亡在先,保险金会被当成遗产处理。 图片来源:摄图网 5. 注意减额交清 有些重疾险产品具有减额交清的功能,也就是在收入减少无力负担高额的保费时,可以申请减额交清。 也就是不缴费,但也不要求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而是把它充当以后的保费。 这样做的话,虽然减轻了负担,但是保额也会相应的减少,所以,如非必要,最好不要做减额交清。 以上几点,就是投保重疾险需要搞清楚的地方,大家在投保时应重点注意一下,当然,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保障内容、保费、除外责任等等,这些都在合同中重点列了出来,投保时代理人也会细讲,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帮到你,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重疾险选购宝典》目录 第一章:买重疾险有哪些“坑”,至少9个! 第二章:如何选重疾险?4种类型、4个关键 第三章:8个重疾险保障分别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一网打尽全国80款重疾险测评 第一节——储蓄型重疾险【共55款】 第二节——消费型重疾险【共11款】 第三节——少儿重疾险【共14款】 第五章:理赔有什么坑?怎么理赔更顺畅? 《重疾险选购宝典》完整版发布在:哆啦A保?公众号上,记得去看哦。
|
上一篇:如何选择一款重疾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