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重疾险和十年前比真的是有很大的变化。保的疾病种类越来越多,重疾+轻症数量最多都到三位数了;赔付的次数也多了,多次赔付的产品流行起来;附加服务也增加了,什么绿色通道,二次会诊都给你加上了。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功能真的有用吗? 轻症必须要吗? 重疾险,重疾险,重大疾病的保险。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新重疾险在保障重疾的同时开始将轻症也作为理赔重点。轻症赔付的种类和比例在重疾险内也越来越高。为啥呢?小编觉得这和大家的需求有关,很多人愿意去香港买保险,因为香港保得多,多出来的就是这些轻症了。 通过保险条款中对轻症的描述可以发现,轻症可以通俗理解为重大疾病早期发展阶段或者重大疾病可采取先进技术微创治疗的阶段。轻症设计让大病早治成为可能,同时也减小了疾病恶化的可能。 对买保险的人来说,可以降低重疾险的赔付门槛,得了轻症可以获得一笔治疗费用。 对保险公司来说,赔了轻症可能会减少重疾的赔付,而且轻症赔的比例低,一般来说,轻症只能赔付重疾的一定百分比(如20%),重疾买50万,轻症也就10万。 轻症这个东西个人认为属于锦上添花,有固然最好,没有,也不要成为不选一个产品的理由。 如果俩产品,价格一样,重疾一样,这不用说啊,那肯定选有轻症的。 但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啊。两个产品类似选择不下的时候,抓主要矛盾:你是更关注同样情况下重疾赔付额度,还是说轻症都能赔,甚至还要考虑身故全残等情况?记住,没有一个产品是万能的,当一个产品看着大而全的时候,那价格肯定高。 你真的需要多次赔付产品吗? 是的,多次赔付,你没听错。有些重疾险不是一锤子买卖了,你得一次大病不算完,再得一次,还能赔……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就是将疾病划分几组,这一组发生理赔后,保单现金价值变为0,同时身故责任、全残责任、疾病终末期、轻症责任也终止了,但是其他重疾分组责任仍然存在。如果在180天(有的产品是1年)后,再次发生属于其他组的重疾,是仍然可以拿到保额的。 对买保险的人来说,多一次赔付的机会,好像还是很不错的,但这就要看一下具体细节了。 一般来讲,多次赔付一定是会比单次赔付贵一些。小编看有数据说,“同样的投保年龄,同样的保险期间、缴费期间、保险金额,每增加一次给付责任,保费大约上浮15%(相对于单次给付重疾而言)”,也有说某个二次赔付产品会上浮9.5%的,具体数额,很难比较,因为没有俩产品是完全相同的。只能大致的算一个区间。 另外呢,有些多次赔付的重疾险的保障不如单次赔付做的全面,比如没有投保人豁免,或者全残保障。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概率问题。狮子座妈妈看过分析,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数据显示多次罹患重疾的概率是多少。只能说,这种情况有,但是有多少,不知道。 最重要的还是看第一次赔付。就是说要把第一次的保障做全、保额做高。毕竟第一次重疾能不能挺过去还不知道,1年后再得另外一种重疾是不是超小概率呢? 价格相差不大的前提下,选择多次赔付的产品是没问题的。嗯,最后还是要落到价格差上。 疾病分组 这又是什么鬼? 疾病分组,是和多次赔付有关的。一锤子买卖,用不着分组啊。 上面也提了,目前保险公司是这样做的:一般会将重疾病种分为几组,如被保险人发生了保险责任中约定的某种疾病,保险公司支付重疾理赔金,该组重疾责任终止。但是,这并没有完,其他组重疾责任依然有效,如果再罹患其他组里的重疾,还能得到赔付。 轻症分组,也是这样玩的。 所以,如果是分组的,那就要看是怎么分组的,是不是把罹患率最高的几种重疾分到了不同组。 当然,也有少数保险公司多次赔付不分组,就是得了什么病,理赔,这个病责任终止,下次再得别的,再赔。如果你喜欢这种产品,那就可以看看多次赔付且不分组的。 对了,多次赔付也有不少附带条件,比如不少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规定,某组重疾责任发生后至少1年,其他组责任才可能赔付。这个间隔也有定180天的,目前来看,180天属于最少的。 生病之后找不到专家怎么办? 去过儿童医院的知道,人永远乌央乌央的,据说每天有70万人进京看病,想起这个数字也是不寒而栗。看病贵,看病难。北京可能还好,医疗资源丰富,但对一些相对不发达地区,初诊患有癌症或其他重疾后,要找到高水平的专家看病手术,那也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保险公司销售重疾险的同时配套推出了重疾绿色通道服务,大致就是保险公司帮你找专家会诊,看病,甚至挂号,安排住院,甚至有些海外就医的服务……
|
上一篇:重大疾病保险知识问答